"/>
為了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弘揚當代大學生的勤勞節儉的美德和保護意識,進一步傳播志愿服務環保理念,共同創造美好環境。聊城大學紅燭志愿服務隊于2022年8月10日前往東昌府區順河社區,開展以“保護環境,減少環境污染”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之前,活動組織人員帶領組員熟悉活動流程,組織者進行活動相關的資料準備,活動負責人規劃好前往社區的活動路線和相關安全問題。當日下午,志愿服務隊的成員們到達社區,領取了掃帚和簸箕等工具,便開始對街邊的垃圾進行清理。將近400多米的街道上的垃圾,被順利清理完成。志愿者們同社區人員一起將一些“放錯地方的資源”進行撿拾與回收,對廢物進行簡單處理后,并將廢物垃圾進行粘貼、拼貼、組裝等創意改造,組裝成便攜吸塵器和風力小車。 在動手創造過程中,社區的王爺爺表示:“這次變廢為寶的活動,讓社區群眾了解到了平常生活中的廢品是可以再創造,沒想到一件不起眼的廢品也能變成如此精妙絕倫的工藝品。”志愿者隨后展開了關于“環境保護,愛護家園”的主題宣講知識普及,向社區群眾宣傳環境保護的必要性,以及警示和改善全球變暖現象的行動。深入社區,大力普及環保知識,樹立環保意識,引導社區居民們關注社會環境保護進程。 此次活動的舉辦,在培養和發展社區群眾的興趣愛好,鍛煉動手創新能力,激發社區群眾對手工制作的創意和興趣,提升對環保理念認識的同時,還讓同學們懂得學以致用,從實踐中得出真理,對于手工創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呼吁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到保護環境的隊伍,培養人們的環保意識和動手創造能力,為創建美麗和諧社會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