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郭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情況看“鄉村振興,文化先行”
上海交通大學2022年8月4日訊,由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學生組成的“訪百強鄉鎮,摹振興藍圖”暑期社會實踐團吉林小分隊,前往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下簡稱前郭縣)進行實地調研。
在前郭縣文旅局的組織、前郭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實踐團隊拜訪了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郭爾羅斯博物館、郭爾羅斯民族樂器廠、松原市烏銀民族服飾有限公司、前郭縣鼎潤文化民族事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成吉思汗文化園內建設的“寶格達”非遺文化館、前郭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共五個地點。
在郭爾羅斯博物館中,講解員為實踐團隊詳細介紹了館內展品。整個博物館展區主題鮮明,布局清晰,分為歷史展廳、民族民俗展廳、自然資源展廳共三大展廳,對整個前郭縣的情況進行了整體而全面的展示。
在郭爾羅斯民族樂器廠,實踐團隊初步了解了馬頭琴制作流程和馬頭琴產業基本情況。樂器廠以馬頭琴制造加工為主要產業,同時是馬頭琴制作工藝的傳習所。一批批學員在此學習馬頭琴制作工藝,為這項非遺手藝傳承做出了貢獻。不巧的是,實踐團隊拜訪當天恰逢學員放假,沒能目睹學習的場景。
在烏銀民族服飾有限公司,實踐團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交談。負責人指出,蒙古族傳統服飾穿戴繁瑣,應用場景較少,與活動或舞臺表演等團隊的合作只能恰好維持這個小型企業的正常運轉、形成平衡局面。他們正在積極通過與現代服裝結合、開發相關周邊飾品、在網絡媒體上宣傳等方式尋求突破。另外,負責人還提到,因為大多數學習者難以耐住寂寞紛紛離去,工人人數不多,服裝產量不高,難以擴大銷路;而且工人的年齡都比較大,分布在三十歲到八十歲之間。
在“寶格達”非遺文化館,實踐團注意到了查干湖魚皮制作技藝。作為吉林省名牌產品,“冰湖騰魚”牌魚皮畫極具魅力。它不僅是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上的明星產品,也在北京冬奧會上作為獻禮產品吸引了眾人目光。以魚皮畫制作技藝為核心開展的系列活動,拉動了周邊經濟發展。
在前郭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實踐團進一步了解了前郭豐富的非遺資源。前郭縣現已挖掘整理145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10項列入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名錄,59項列入省級代表性項目名錄,成立了吉林省第一家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查干湖文化生態保護區。
實踐團隊在前郭縣的調研完滿結束,團員們感覺開闊眼界、受益匪淺。
前郭縣始終重視非遺文化傳承工作,在文化挖掘、傳承、發揚方面持續深耕。目前,前郭縣的非遺文化氣息濃厚,人民的精神世界因此更加豐富,對推進文化振興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充分說明了文化振興既是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中五項標準之一,也是農民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幸福感的需要,更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內在強大力量。
前郭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前郭縣非遺產業以“服務”為主要定位,宗旨在于豐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以文化人、滋養鄉情;而非以“盈利”為目的;非遺文化傳承還是主要依靠“信念感”“使命感”。從事非遺文化產業相關工作難以獲得較高的收入,是大部分年輕人不愿意學習手藝、以此為生的重要原因。希望未來前郭縣能夠通過探尋更多非遺傳承新方法,讓非遺文化不只留下來,還要火起來,成為文化振興乃至鄉村振興的靈魂。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訪百強鄉鎮,摹振興藍圖”暑期社會實踐團,發稿人李楊
時間:2022-08-23 作者:李楊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 關注:
- 人物專訪——張黃鎮團委書記馬歡
- 天剛剛放晴,太陽自云后探頭,泄了一片華光,和和暖暖,撒在兩旁街道的屋頂磚墻上。伴著涼爽微風,我們來到張黃鎮進行走訪調研,考察當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