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系列的商討,湖北師范大學“勤敏訓練營”決定于7月1日至7月10日開展“尋訪最美鄉村教師”的社會實踐活動。在這十天里,營員們各自尋訪家鄉的鄉村學校,我在此次尋訪的過程中,了解到了鄉村基礎教育的現狀,也尋找到了最美鄉村教師們動人的精神品質。結果這十天的尋訪,我可以說,這是一段讓我終生難忘的經歷,它讓我體會到鄉村教師們的偉大與無私奉獻精神,值得當代青年,尤其是我們師范生謹記于心。這是我人生中極為寶貴的一課。
學習再多的理論,也不如親身實踐。“春蠶”、“蠟炬”、“園丁”等詞常常被人用來形容辛勤的教師,華坪女高校長—張桂梅的事跡也被廣為傳頌,但這些,都沒有自己切身投入實踐來得生動與震撼,這樣的鄉村教師形象,也遠沒有親眼所見的立體生動,有血有肉。
這次尋訪活動,我選擇了去我的母校,一所農村的希望學校。
這次活動幫助我鍛煉了語言組織能力,提升了我的社交能力與信心。由于營員們都是單獨行動,我只得自己聯系學校的校長。我先是找到了夏副校長的聯系方式,希望她能夠同意我的請求,但在我表明來意之后,言語中有些許拒絕的意味,在我的堅持下,她告訴了我夏校長的聯系方式,讓我與夏校長聯系。由于已經碰過一次壁,在電話聯系吳校長之前做了較久的心理準備,并把說辭反復整理練習了好幾遍,好在吳校長十分和藹可親地同意了我的請求,并且在認真了解過此次實踐活動目的后,熱情地向我推薦了蔣佳老師作為我的訪談對象。這極大地幫助我建立了社交的欲望與信心,打消了我對于社交的恐懼,并且鍛煉了我的語言組織能力。

圖為志愿者來到校長辦公室與校長說明此次訪談活動通訊員 代如馨 攝
每所鄉村學校何嘗不是鄉村基層教育的映射呢?在訪談前我便準備好了訪談材料與問題,在簡短的自我介紹過后,我們便開始了訪談。蔣佳老師認真的回答了每個問題。在這次訪談中,我能明顯的感受到蔣佳老師對孩子們的喜愛,以及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在教育過程中,她始終堅持與孩子們做朋友的教育方法,她平易近人的作風也讓孩子們對她更為親近。當我問到“對于我們師范生有什么寄語”時,蔣佳老師收起了掛在臉上的笑容,很認真的對我說:“我希望你們在大學能夠不斷磨練自己,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和能力,希望像你們這種新鮮的血液能注入到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中來,不要怕累怕辛苦,一起助力鄉村教育事業的振興。”這番發自肺腑的話語讓我開始認真審視這所學校,學校師生不多,教學樓雖已翻新,但還沒有先進的教育設備、設施。這里與城市學校還有著較大的差距,在感動與蔣佳老師對鄉村教育職位堅守,對振興鄉村教育事業的責任與擔當的同時,我也意識到,這不僅僅反映著蔣佳老師的擔憂,也是鄉村基層教育的映射。

圖為志愿者對鄉村教師的訪談
通訊員 代如馨 攝在尋訪活動結束后,我告別了這所鄉村學校,內心卻久久不能釋懷。以往空洞的鄉村教師形象在這次實踐活動后,立刻在我心中變得生動、有血有肉起來,這群平凡的鄉村教師內心有著不平凡熱愛與堅守,有著對鄉村教育事業的責任與擔當。她們的精神感染著我,也必將感染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通訊員 代如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