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生盛景,巧思奪天工在唐山有一個“垃圾場上逆襲的公園”,為了解這座唐山崛起的“黑馬”,8月19日西北工業大學“持先行思想,尋強國足跡”前往唐山南湖公園,感受唐山這座城市不同于白天的黑夜魅力,認識這座工業化城市在生態轉型上的堅定信心與全新發展。
昔日采煤沉降區,今朝城市會客廳唐山南湖公園是唐山四大主體功能區之一
南湖生態城的核心區,是融自然生態、歷史文化和現代文化為一體的大型城市中央生態公園。

在一場傾盆大雨過后,實踐隊員在游客服務中心稍作休息后進入南湖景區。暴雨初晴,迎面看見的便是波光粼粼的湖景,
“湖上微風入檻涼,翻翻菱荇滿回塘”。
好玩南湖、生態南湖、神奇南湖、文化南湖準確概括了南湖的特色。湖水、綠地、城市森林、花草組合成了天然的生態景觀,林地成片、生機盎然,置身優美的意境中,如江南水鄉,煙波如幻,任人遐想。
置身于如此美景下,誰又能想到這里曾是一片無人踏足的采煤沉降區?凡事都有兩面性,大量的開發必然會帶來一定的后果! 通過對工作人員的采訪,隊員們了解到唐山南湖公園改造前曾是開灤130多年開采形成的采煤沉降區,過去的很多年,這里都是垃圾成山,污水橫流、雜草叢生、人跡罕至的城市瘡疤和廢墟地,嚴重影響了城市的環境和整體形象,制約了城市的發展,影響了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浪費了大量的土地資源。
但唐山市政府和唐山人民用努力創造出了一個
“變劣勢為優勢,化腐朽為神奇”、由“深黑”到“蔚藍”的奇跡——這就是現在的唐山南湖城市中央生態公園。
這巨大的轉變完美的呈現了唐山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轉型蝶變。由“舊”轉“新”,由“內”轉“外”,由“黑”轉“綠”,將一個個工業“負資產”變成生態“富資源”,唐山這座“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在新時代氣象萬千、意氣風發,在轉型升級之路上大步向前。
在跨越三個世紀、歷經140多年的歷史嬗變中,唐山走出了一條煤炭開采、沉降治理、生態修復、產業升級的綠色發展之路。這里作為開灤采煤沉降地生態修復的奇跡,風光優美,隊員們無不贊嘆連連,南湖已經成為承載工業文脈、彰顯生態文明的靚麗名片。
綠園聽雨聽盛世,湖畔游燈游華章實踐隊員決定再次游覽南湖公園。英雄的城市孕育著英雄的人民,滔天災難已然過去,新的生活早已到來。在前往水幕燈光秀的路上,隊員們和未曾謀面的唐山人民打成一片,甚至還一起玩起了競速游戲,氣氛愉快輕松,而給人更多的,卻是一種積極向上、幸福感滿滿的精神頭和感染力。

脆啼一聲,神鳥輕掠而過,水幕燈光秀正式開始。這無疑是一場視覺盛宴。光影交疊、美輪美奐,再現唐山這座工業城市的科技力量之盛;水柱輕移,如蓮瓣靜綻,如水袖翩躚,紅蓮青葉的元素頗具古韻,足顯文化底蘊與自信;隨著映有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英雄的事跡的水幕徐徐展開,中心的水柱沖天而起,色彩變幻間,氣勢磅礴、充滿力量而直擊人心,仿若擎天之柱,
托舉起沉沉夜幕,也
托舉起這座城市,
托舉起了國家的希望。直至最后,“我愛家鄉,我愛唐山”的八個大字占滿水幕,而此時雨又傾盆,仍能聽到后方觀眾坐席處傳出歡呼喝彩的聲音。

在這次實踐經歷中,隊員們再次感受到了英雄城市的英雄氣魄,看到了英雄城市孕育出的英雄的人們,預見到了英雄城市將會產生的英雄的未來,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不再是觸不可及,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未來已不再只是書中的文字,而是活生生地展現了出來。正是有這樣一座座英雄的城市、一個個英雄的人民,才
托舉起了生活的希望與幸福,才
托舉起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一直堅持的中國夢。
西北工業大學動力與能源學院
文案|高嬋娟 袁暢
圖片|呂宗奇 丁澤琛
審核人|劉海涌 徐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