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鄉村現狀的調查與研究
南京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學院:“美麗鄉村之我見”尋訪調研團團隊
摘要:自古以來,鄉村在整個國家及社會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由于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不平衡等歷史問題,大量農村年輕勞動力選擇流入大城市,鄉村面臨著基礎設施差、收入水平低、人口流失嚴重等問題,解決鄉村問題、實現鄉村振興迫在眉睫。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了進一步了解和認識我國鄉村的現狀,本文基于新時代背景下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戰略,深入我國青海省、甘肅省、湖南省、河北省、廣西壯族自治州部分農村地區,通過實地調研和網絡調研,探究中國鄉村的發展現狀以及鄉村人民生活中所發生的變化,整理得到目前鄉村發展取得的成果并分析鄉村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基于以上成果,總結個人對鄉村現狀的認識與感受,提出對于解決鄉村問題的措施與辦法。
關鍵詞: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鄉村發展;意見與建議
一、導言
(一)研究背景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全國迅速掀起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熱潮。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必須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深刻認識到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3月8日,習近平在參加山代表團的審議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深刻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
農穩社稷、糧安天下,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一篇需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的大文章,應時時按照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的立體為標準,加強鄉村振興。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及習近平主席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我們成立大學生鄉村振興的暑期實踐團隊,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圍繞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立足縣情農情,堅持長短結合、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系統地對我國部分城市鄉村振興的相關內容進行調研。
(二)研究團隊
1.團隊人員組成
隊長:廖華娜。
隊員:盧良鳳,王思穎,井含蓉,董婉妮,歐小會,張譯丹。
2.分工與日程安排
|
前期(7.10-7.17) |
中期(7.17-7.30) |
后期(8.1-8.20) |
廖華娜 |
- 負責團隊上報工作;
- 安排人員分工,制定調研計劃;
- 設計并分發調查問卷。
|
- 實地探訪鄉村振興局并與相關人員進行交談和采訪,深入了解鄉村振興戰略;
- 探訪當地村民,了解基層實況;
- 拍照記錄。
|
- 撰寫實踐心得和團隊總結;
- 調研問卷結果分析;
- 撰寫調研報告;
- 制作團隊總結的PPT;
- 負責團隊的新聞稿,推送的審核工作;
- 在相關網站上投稿團隊實踐成果;
- 整理實踐材料。
|
盧良風 |
- 查閱文獻資料,了解鄉村振興戰略,拓寬調研方向;
- 了解,整理鄉村振興政策與戰略。
- 傳播問卷。
|
- 實地探訪桂平市麻垌鎮扶貧站和居委會,并與相關人員進行交談和采訪,深入了解鄉村振興戰略和扶貧工作;
- 探訪當地村民,了解基層實況;
3.拍照記錄。 |
- 撰寫實踐心得和團隊總結;
- 撰寫團隊新聞稿;
- 撰寫調研報告;
- 在相關網站上投稿團隊實踐成果。
|
王思穎 |
- 參與設計并且分發問卷;
- 了解,整理鄉村振興政策與戰略。
- 傳播問卷。
|
1.實地探訪新疆阿克蘇市建設社區 2.深入了解鄉村文化戰略的振興; 3.拍照記錄。 |
- 撰寫實踐心得與團隊總結;
- 撰寫調研報告;
- 制作撰寫材料需要的圖片;
- 在相關網站上投稿團隊成果;
- 整理實踐材料。
|
歐小會 |
1. 查閱文獻資料,了解鄉村振興戰略,拓寬調研方向; 2.傳播問卷。 |
1.實地探訪會昌縣珠蘭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2.深入了解鄉村文化戰略的振興; 3.拍照記錄。 |
- 撰寫實踐心得與團隊總結;
- 撰寫調研報告;
3. 撰寫團隊新聞稿; 4. 在相關網站上投稿團隊實踐成果。 |
井含蓉 |
- 了解,整理鄉村振興政策與戰略。
- 傳播問卷。
|
- 實地探訪湟中區相關振興局
- 前往什張家下營一村了解到駐村第一書記的政策
- 拍照記錄
|
1.撰寫實踐心得與團隊總結; 2.撰寫調研報告; 3. 撰寫團隊新聞稿; 4. 在相關網站上投稿團隊實踐成果。 |
張譯丹 |
- 參與設計并且分發問卷;
- 了解,整理鄉村振興政策與戰略。
- 傳播問卷
|
1.實地探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二十里店村的村民生活狀況,和當地村民進行交談,采訪和問卷調查。了解當地鄉村振興戰略和扶貧情況。 2.深入了解鄉村文化戰略的振興; 3.拍照記錄。 |
1.撰寫實踐心得與團隊總結; 2.撰寫調研報告; 3. 撰寫團隊新聞稿; 4. 在相關網站上投稿團隊實踐成果 |
董婉妮 |
1. 查閱文獻資料,了解鄉村振興戰略,拓寬調研方向; 2.負責團隊與實踐單位的溝通與對接工作; 3.傳播問卷。 |
1.實地探訪會昌縣珠蘭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2.深入了解鄉村文化戰略的振興; 3.拍照記錄。 |
1. 撰寫實踐心得與團隊總結; 2.撰寫調研報告; 3.分析調查問卷; 4.制作團隊實踐總結視頻; 5.制作團隊推送; 6.在相關網站上投稿相關團隊成果。 |
表1團隊分工與日程安排
(三)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新時代城市規劃建成區以外的社區、組織及其所包含的全部農村人口,主要對象是全體農民,特別是特殊連片貧困地區、貧困縣、貧困村和建檔立卡的貧困農村人口;主要的產業載體是農業,范圍是整個農村地區。
(四)研究意義及研究目的
民族要復興,鄉村要振興。黨的十九大中指出,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即人民對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增長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是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社會共同富裕的行動指南。鄉村振興戰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創新成果。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必然要遵循農民主體地位,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完成鄉村振興目標。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最主要的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鄉村振興戰略的制定、發布與實行,目的是從根本上有效解決目前我國農業不發達、農村不興旺、農民不富裕的“三農”問題。通過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促進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真正融合發展,真正實現美麗鄉村、美麗中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利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過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國,故而,振興鄉村顯得尤為重要。中國社會是一個鄉土社會,我們中國人最常說的中國鄉土文化,其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核。中國文化的本質上是鄉土文化,中華文化的根脈在鄉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也就是重構中國鄉土文化的一步重要措施,同時也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戰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有力抓手。中國是個人口大國,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歷來是國家安全的根本。習近平總書記說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讓糧食生產這一農業生產的核心成為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使農業發展起來。要強化科技農業、生態農業、智慧農業,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不被突破,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糧食安全問題,而不會受國際糧食市場的左右和支配,從而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鄉村振興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推動城鄉一體、融合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實現鄉村振興,科學制定戰略規劃,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戰略。
基本目標任務是:
2020年,基本實現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各地區形成鄉村振興的基本思路,全面建成我國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而至。
2022年,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建成。
2035年,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
2050年,鄉村完成全面振興,形成農村強,農村富,農村美的格局。把農村打造成綠水青山、空氣潔凈、環境優美、服務完善的安居環境。
(五)研究方法
- 問卷調研法,通過發放問卷調查鄉村振興的目的,方法與策略以及各方面取得的成果。
- 實地調研法,小組成員前往家鄉或周圍鄉村進行實地調研。
- 訪談調研法,在調研中對村民和村干部進行訪談。
- 問:請問您知道我們村采取了哪些措施推進鄉村振興嗎?
-
- 問:您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
- 問:您對目前的生活滿意嗎?還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進的?
-
- 問:您是怎么看待鄉村振興的?
-
- 問:對于鄉村振興,您有什么經驗可以供我們學習借鑒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