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村以及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緊依京杭大運河,位于
烏鎮西柵歷史街區。烏鎮歷經三次轉型,既融合了江南古老建筑的設計,又注入開放、包容、互聯、共享的互聯網精神,向世界展現了改革開放以來傳統產業與創新產業交相輝映的全新面貌的烏鎮。
2022年7月14日下午,為進一步學習開拓創新、勇于擔當、開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偉大改革開放精神,南京審計大學澄園書院“征澄”社會實踐團隊前往烏村與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進行實踐調研。

首先,“征澄”團隊來到烏村,映入眼簾的是留有搬遷農房和原有村落地貌的江南農村村落。全村圍繞江南農村村落特點,以精品農產品種植加工區、農事活動體驗區、知青文化區、船文化區等構成四大板塊,與烏鎮東西柵景區聯袂互補。其用現代化的技術保留修復了村莊原始的圖景,更好地展現了改革開放的理念。


沿著互聯橋步行,“征澄”團隊集體前往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即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舉辦地點。既具有東方神韻,又承接了最前沿的國際會議,這座建筑完美地在歷史與現代、民族與世界、小鎮與互聯網等諸多關系之間實現了穿越、銜接。受疫情影響團隊未能進入會展中心內部參觀,但團隊成員依然能夠感受到它的獨特魅力。


整個空間為人們交流思想、凝聚共識、貢獻創見,搭建了國際的互聯網平臺。空間立面運用古鎮河道兩側的古宅映象,同時體現了網絡、信息與經濟快速發展的意向。整體空間開闊明亮,顯示出我國對外經濟的開放性,寓意未來互聯網道路的光明前景。緊密連接的布局,體現了互聯網行業互聯互通的時代特點。

獨具特色的烏村村落以及設計獨具匠心的烏鎮國際互聯網會展中心讓“征澄”團隊成員切實感受到改革開放以來互聯網產業的經濟活力對傳統建筑保護開發不可替代的作用。身為共青團員,團隊成員備受鼓舞與激勵,立志于借鑒優秀改革成果,踏上學習創新開放共享的互聯網產業現代化改革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