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院學子赴恩施:相約綠水鎮,不負支教情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我的支教生活已經結束了。2022年7月5日我跟隨青鋒弘緣志愿服務隊來到來鳳縣綠水鎮中心小學開啟了我們為期兩周的支教活動,本次支教對我而言是一段非常有意義的旅程,回想支教生活的點點滴滴我都覺得它是我生活中最能讓我成長的寶貴經歷。
關于為什么要跑到相距300公里的路程,去參加綠水鎮小學支教的路上時,我想我的內心應該是有答案的。我認為可以通過大學生改善當地教育環境,給孩子們帶來歡樂,同時支教也是一個提升自己,沉淀自己的過程。支教的意義往往是雙向的,一方面是志愿者老師給予孩子們的知識思想,另一方面是孩子們給志愿者老師帶來的影響。城鄉資源分布不均是事實,為了照顧到先天條件不利的鄉村偏遠地區,我國的教育資源也在有意識地向鄉村傾斜,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但這仍然需要我們大學生的力量,來盡快改變這種現狀,給偏遠的山區帶去希望。
我偏向于樂觀心態,在我還沒開始正式支教之前。我對一切都是充滿著美好的希望和期待,但是這都在讓我帶英語的時候直接被擊碎。因為我的普通話發音原本都不太標準,更別說英語課的元音輔音我更是分不清楚,那我還可以繼續樂觀啊,而且我是一個理科生,怎么讓一個學理科的教英語課,我也非常的不太可以接受。后來我就苦苦訓練我的普通話發音,英語詞句發音,把自己關在寢室里備課,一遍一遍的練習…
我后悔過自己的決定,但是當我看到那一雙雙清澈的大眼睛,我突然就覺得再苦再累也值得。剛開始時、我發現孩子們不敢大膽表現、明顯缺少自信,于是我和孩子們互相交流互相溝通,在教學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努力讓孩子們有一個舒服能夠施展自己的天性和才華。
在一次朗誦比賽上,我作為評委給參賽的孩子們以指導和評分。看著孩子們個個蓬勃朝氣,他們那激昂的話語感染著我,我也激動了起來。經典詩文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是文學有生命力的瑰寶。它歷經歲月陶洗,千錘百煉,積淀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價值觀念,人格精神和審美意識。千百年間,萬口傳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我們民族約定俗成的教科書。對孩子人格的養成和情操的陶冶,對民族精神的養育,都有其他任何手段所無法代替的作用。我仔細地觀看他們的朗讀比賽,并給出了合理的評分以及建議,選出了本屆朗讀比賽的前幾名,希望他們在接下來的路上越走越遠。
在課堂上,我會努力發現孩子們的優勢,毫不吝嗇的表揚。讓孩子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鼓勵與贊賞,并給所有孩子一個自信的機會與舞臺,而孩子們也每每因為我的表揚而把胸脯挺了又挺。看著孩子們在學習中一點點的進步、一點點的前進,自己心里也挺欣慰的。我從孩子們的身上體會到他們的純真和樸實,雖然有時候他們會調皮,上課會打鬧,我只要嚴肅的說一聲“安靜!”他們就會乖乖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這也讓我很覺得他們對我有尊重,而相應的,我也會尊重孩子們的想法,讓他們勇敢的做自己。
這是一段非常難忘的經歷,我學到了以前沒有學到過的,接觸了以前沒有接觸過的,經歷了以前沒有經歷過的,體會到了平靜無常生活中不可能體會到的。回憶起這段生活,它會永遠像一杯清茶在我的心底里蕩漾起陣陣清香,它會像一首歌在我的心中時時唱響,它會像一幅畫在我的腦海中漫卷輕舒.....
時間:2022-08-18 作者:李冰倩 來源:青鋒弘緣志愿服務隊 關注:
- 人物專訪——張黃鎮團委書記馬歡
- 天剛剛放晴,太陽自云后探頭,泄了一片華光,和和暖暖,撒在兩旁街道的屋頂磚墻上。伴著涼爽微風,我們來到張黃鎮進行走訪調研,考察當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