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赴杭州市錢塘區新灣街道實踐活動
2022年6月24日,浙江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六位同學組成的調研團隊在學院導師的帶領下,前往杭州新灣街道進行了為期十天的‘鄉村振興,創新有我’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在此次活動中,調研團隊成員群策群力,積極走訪新灣街道中的各個村莊,細心詢問和考察當地自然風光以及文化背景,為新灣街道規劃設計了一條極具新灣街道特色的輕度假慢生活的旅游路線,助力新灣街道的共同富裕建設。
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題是鄉村振興,早在2017年10月8日習近平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就已經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新灣街道的共裕村深知‘尊重規律、穩扎穩打’,‘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道理,通過土地流轉,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土地是老百姓的根,是農村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共裕村擁有成片長勢喜人的稻田,共裕村抓住了這一優勢資源,進行土地流轉,機智的破解了土地‘碎片化’‘低效化’的問題,發揮其規模效益,吸引人才,資金,產業回流。并且想要發展產業,鼓勵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到田園綜合體建設,積極引入各種農業企業、現代農業、家庭農場‘加工廠或各種特色休閑產業,打造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
在了解了共裕村的成功案例之后,實踐團深刻體會到順應鄉村發展規律,鄉村建設要同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同當地風土人情相協調,結合農民群眾實際需要,傳承保護傳統村落民居和優秀鄉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鄉村特點,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鄉土氣息的鄉村風貌的重要性。實踐團挖掘了當地極具特色的‘搶潮頭魚’精神,走訪各村,參觀了文化中心、盛陵灣公園等等各處,挖掘各村的特色地標和節日風俗,并發現了當地景點路標缺失的狀況。實踐團決定依據新灣街道的人文地理特色和一年四季中的活動制作旅游路線,并將共裕村發展成‘休閑旅游村莊’,將‘搶潮頭魚’精神融入共裕村景觀規劃當中,吸引城市人進入鄉村,回歸大自然。還將為新灣街道繪制極具當地特色的精美路牌。將當地農業生產與旅游相結合,開發出屬于當地的獨特振興方案。
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任務艱巨,通過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更加懂得了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重要性。只有理論的創新與實踐的進步相協調,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只有兼顧二者,才能有更高的效率去取得進步。在來新灣街道之前,實踐團團隊想了幾種方案,但到當地考察了解之后發現,這幾種方案都不適用于新灣街道。由于新灣街道原是居民圍墾而成,地勢平坦,缺少天然山脈丘陵等進行果樹種植、爬山等活動展開的條件,挖掘的活動范圍有限;向日葵花海由于國家政策的調整改為種植糧食作物的農田;由于原屬蕭山區由于紹興距離較近,多優質的蘿卜干,但缺乏宣傳,銷售情況不好。新灣街道既不依山,也沒有較大的適用于旅游開發的水系在旁。因此原來的方案都不太適用于新灣街道。但新灣街道有獨特的沙地文化和特色稻田,可以以此為切入口來帶動當地發展。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已經圓滿結束,此次活動讓實踐團實踐團成員對社會都有了新的深刻的認識與理解,也對鄉村振興這個行動有了深刻真實的理解與感受,了解了鄉村建設的不易與重要性,深刻感受到當地負責人想要帶動經濟發展,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的迫切心情。實踐團在實踐中鍛煉了自己籌備活動、與人社交的能力,弘揚了志愿者精神、體現了大學生的社會擔當、宣傳了大學生的精神面貌。
時代造就青年,奮斗成就青年。作為當代青年,實踐團理應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高尚的品格,要不怕苦不怕累,志存高遠、勇于擔當,將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為社會建設,鄉村建設注入實踐團的青春力量。
時間:2022-08-18 作者:夏晨竹 來源:實地調研、網絡 關注:
- 人物專訪——張黃鎮團委書記馬歡
- 天剛剛放晴,太陽自云后探頭,泄了一片華光,和和暖暖,撒在兩旁街道的屋頂磚墻上。伴著涼爽微風,我們來到張黃鎮進行走訪調研,考察當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