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對于國民心理健康、精神衛生方面越來越重視。為響應黨在十八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要求,師范學院“悅納自我,聆聽心靈之聲”暑期社會實踐團的成員們充分認識到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重要意義,力求提高民眾心理健康意識,同時也為“卡戎app”大創項目進行社會需求度調研,在暑期舉行了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在前期準備過程中,為使心理知識能夠通俗易懂、深入人心,實踐團在線上進行了一個研討會。成員們在線上各抒己見,將點滴想法匯聚起來,用自己的理論知識結合實際情況豐富實踐方式,并嘗試吧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通過多位成員的不懈努力,最終制定出了一份較為合理并能夠利用人員地域分布特點來進行實踐的一個方式——實踐安排在常熟、蘇州各區以及線上,并且活動內容也盡可能朝著生動、有趣的目標去設置。對于實踐團的成員們來說,前期的準備不僅僅是一個研討的過程,對于各成員來說也是一個展示自身能力的機會。除此之外,為了讓實踐的內容更加貼近科學,也為了將科學知識更加通俗化、接地氣,實踐團成員也利用這個時間一起加強心理學知識的學習,用更科學的知識去武裝自己。對于成員們來說,前期的準備不僅僅是一個實踐的準備過程,也是一個學習提高的機會。
在實踐過程中,常熟、蘇州兩地實踐團成員走進社區、走進村莊,分發海報、問卷,用輕松愉快的聊天方式,去聆聽人們的生活壓力,了解人們在疫情下的精神壓力以及對于心理健康的認識,并提出心理相關app市場需求的問題。心理學團隊成員了解到,目前市面上關于心理學的測試非常多,并且深受網民歡迎,例如mbti人格測試等。大部分人對于心理學持有一種好奇的態度但往往有一些誤區,團隊成員也盡自己所能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去科普。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也是成員們的關注重點。為此實踐團成員積極聯系學校,給初三學生進行了一場關于學習經驗以及解壓的小竅門的分享講座。成員們踴躍分享自己的中考經驗,并提出在壓力下如何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發言的同學強調,在初三的這一年的高強度復習中,除了重視學習成績外,也要正視自身情緒變化,主動接納自己的情緒,保持心態平和。實踐團成員鼓勵同學們用娛樂消遣法、朋友傾訴法等積極的行動宣泄負面情緒,掙脫負面情緒的束縛。線上講座讓心理學知識走進校園,獲得了家長學生的一致好評。
對于實踐團的所有成員來說,這次社會實踐是一個學習提高的過程,同學們在實踐過程中完成了調研的需要,也豐富了自己的學識,同時增強了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