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學計算機學院“延安情·中國夢”志愿服務隊赴延安開展全國專項社會實踐活動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引導廣大青年學生了解延安精神和延安青年運動史。8月9日至12日,在全國青少年延安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支持下,由計算機學院周帆老師指導的“延安情·中國夢”實踐服務隊積極接受系列紅色主題教育。
十三年風雨激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延安是全國革命根據地城市中舊址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布局最為完整的城市。延安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帶班老師代爽為各團隊模擬三五九旅分班建制,聊城大學計算機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共同組成三五九旅七一八團實踐三班。實踐隊員在各革命舊址講師的講解、基地特邀講師的現場專題講述中認真學習、勤奮思考、積極總結,通過尋訪革命舊址,重走奮斗之路進行學習調研,認識戰爭年代的艱苦和當今和平的來之不易,使隊員們深刻感悟到了“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延安精神內涵,更加堅定了實踐隊員以勇擔復興重任的信念。
訪先輩奮斗足跡,追憶往昔崢嶸歲月。實踐團隊先后前往寶塔山、鳳凰山麓、陜甘寧邊區政府舊址、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與延安革命紀念館等革命舊址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精神。寶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標志和象征,實踐隊員們徒步登山,以此來感受國難當前有志之士“打斷骨頭連著筋,扒了皮肉還有心,只要還有一口氣,爬也要爬到延安城”的熱血精神。陜甘寧邊區政府舊址通過大量珍貴的影像照片與實物資料生動再現老一輩革命家在艱苦卓絕環境下工作和作戰的情形。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隊員們深入了解了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陜北的戰斗生活,認真地學習了中央紅軍長征到陜北的歷程、路線等重大革命史實。實踐隊員用雙腳丈量祖國土地,尋訪延安十三年輝煌歷程,追尋崢嶸歲月,賡續精神血脈。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對“艱苦奮斗、自力更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堅定了個人理想,真正感受到歷史與現實交接下的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通訊員 馬立達 高宇 苗力月 鞏振淼)
時間:2022-08-15 作者:馬立達 高宇 苗力月 來源:聊城大學 關注:
- 人物專訪——張黃鎮團委書記馬歡
- 天剛剛放晴,太陽自云后探頭,泄了一片華光,和和暖暖,撒在兩旁街道的屋頂磚墻上。伴著涼爽微風,我們來到張黃鎮進行走訪調研,考察當
-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