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來自山東科技大學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院的黃河頌實踐隊成員開展了黃河文化遺產——戲劇文化的調研。
首先,團隊成員通過線上調研的方式了解黃河流域戲劇文化的發展現狀。2022年首屆黃河流域戲曲演出已于6月21日至7月6日在山東舉辦;6月26日至7月1日,第五屆中國(黃河流域)戲劇紅梅大賽在聊城市京劇院舉辦;2022年首屆蒲劇藝術周在山西運城開幕,京劇、呂劇、秦腔、晉劇、豫劇等20種戲曲亮相演出,多維度展示了悠久燦爛的黃河文化,立體化呈現黃河文化的時代新氣象。但黃河戲劇文化仍存在經濟效益、傳承人群匱乏等問題。7月25日,位于山東省濰坊市、臨沂市的團隊成員走街串巷,通過采訪路人、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充分了解人民大眾對黃河戲劇文化的了解度和認知度。7月26日,位于山東省聊城市、濟南市的團隊成員于當地教育機構開展以“弘揚傳統文化,講好黃河故事”為主題的宣講,領略黃河戲劇文化的魅力。
團隊成員同時去到山東省博物館開展實地調研。通過初步調研,我們深刻認識到黃河文化的彌足珍貴、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重要意義,將黃河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應把非遺精準扶貧作為推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用濃厚的戲劇文化積淀,結合新時代文明新風,促進鄉村文化振興。同時,此次實踐活動為大學生開發文化致富項目,建設美麗家鄉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