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經典音樂凝聚著中華民族由危亡走向新生繼而邁向輝煌的厚重歷史,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聆聽、傳唱和研究紅色經典音樂,能多形式感悟偉大建黨精神,也能更好地傳承革命先輩不懼艱險、砥礪前行的偉大革命精神。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舊社會一片昏暗,百姓常年受封建地主們的壓迫,過得苦不堪言。直至中國共產黨率領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打倒了國民黨,推翻了封建地主階級,解放了全中國。中國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的生活欣欣向榮。《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就是表達了人民對于黨的熱愛之情。這首歌也展現了黨執政為民,執政為公的革命理念。歌詞中處處充滿了人民對共產黨的歌頌與贊美。
1939年初,“抗演三隊”渡過黃河,并在同年2月到延安。光未然受黃河洶涌澎湃氣勢的感染,創作出組詩《黃河吟》。 到達延安后,出任魯藝音樂系主任的冼星海,在“抗演三隊”的新年晚會上,聽到張光年朗誦的組詩《黃河吟》后,決定將它譜成歌曲,并請“抗演三隊”的音樂組組長鄔析零為他講述渡過黃河時的所見所聞。 鄔析零向冼星海描繪了黃河壺口瀑布的壯觀景象以及船夫呼著號子與驚濤駭浪搏斗的場面。于是,《保衛黃河》就這樣誕生了。這首歌氣勢磅礴,展現了中華人民濃厚的愛國熱情,也正是在這一樂章中,突出了偉大領袖毛主和億萬勞動人民的音樂形象,歌頌我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戰斗精神。
現如今中國建黨百年,百年來革命先輩走過的這些路是十分曲折泥濘的。作為新一代的我們,更應當要深入學習黨史,感受紅色音樂中的革命先輩的頑強精神和堅毅品質,增強精神內涵,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