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中,鄉村振興已經成為全面脫貧后的重點建設內容。2022年7月下旬,南京師范大學金陵女子學院“農旅融合,文化賦能”暑期社會實踐團隊成員來到了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在當地開展了以鄉村振興為背景、以農旅融合為主線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成員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的時代號召,深入了解鄉村振興戰略,助力鄉村發展,在實踐中鍛練自我,增長才干。
圖為寧陵人民公園平面圖
寧陵歷史久遠,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葛天文化之鄉、長壽之鄉、酥梨之鄉。實踐團隊首先來到了寧陵人民公園,這是近兩年當地新建的重要民生工程,是優化城鄉空間、完善城鄉功能、傳播葛天文化、開展國防教育、人防疏散、全民休閑娛樂的重點項目,公園的建設對提升寧陵品位,提高廣大居民的生活品質具有深遠意義,有助于進一步優化人居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滿足人民群眾生活需要。
在公園門口,首先能看到中國夢的主題展板和黨史主題教育路牌,以及公園地圖和應急避難場所標識。進入園區,有專門建設的市民健康步道和燈光球場,有助于倡導全民健身,同時也有兒童娛樂區,是孩子與家長放松玩樂的區域。此外,還有葛天文化石雕群,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突顯了當地葛天文化之鄉的豐富內涵。當地為實現四季常青、四季有景的目標,科學搭配景觀,合理種植綠植,移步換景,體現了綠化美感,未來這里將成為寧陵中心區域的“綠肺”,讓寧陵人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圖為寧陵博物館簡介
之后,實踐團又來到了縣博物館,展館詳細介紹了寧陵縣文化發展、歷史傳承的情況,同時在博物館內可以了解寧陵源遠流長的歷史和群星璀璨的先賢,為人民群眾營造了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通過相關介紹,能夠了解當地的歷史發展脈絡,也可以根據時代的變遷,感受當地代代傳承的風土民情。了解縣情歷史,才能以史為鑒,審時通變,才能更好地推進農旅融合,進而促進鄉村振興。

圖為文化城規劃圖
最后,實踐團來到了寧陵當地文旅融合的主要項目所在地——葛天文化城,在規劃展館里可以看到未來規劃藍圖,主要包括了“四湖四園”,分別是葛天湖、信陵湖、張弓湖、呂坤湖,以及與其一一對應的葛天園、信陵園、張弓園、呂坤園,以生態賦能讓生態資源和諧地融入城市肌理,將四湖相連,并在四個湖泊岸邊分別新建四園,在文化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新建四座城門,在中心區域建設商業中心、仿古街區、美食街坊等,以文促旅,助力鄉村振興。
實踐團在進行調研過程中,充分感受到了農旅融合對于鄉村振興的賦能作用,只有抓住自身特色,利用自身文化資源優勢,才能打造獨特的文旅景觀,吸引游客參觀,進而促進農旅融合、康養旅游、消費服務等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形成縣域核心增長極,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