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作為鄉村文化復興的關鍵抓手,對于鄉村振興具有基礎性意義。2025年1月15日,華北電力大學(保定)的“聽松文韻·筑夢鄉野”實踐隊來到保定易縣聽松書院,希望在投身美育教育的實踐中,找到實現鄉村文化復興的新路徑。
聽松書院位于河北保定易縣的清西陵腹地,周圍蒼松環抱,松濤陣陣。書院的裝修陳設樸拙典雅,縈繞著文墨松香;青磚灰瓦在綠樹的掩映下顯得格外靜謐和諧,仿佛一幅充滿古韻的水墨畫,靜靜訴說著鄉村的文化之美。
圖為聽松外部景觀。鄧吉睿 供圖
書院創辦于2015年。在于書院創始人之一的苑小偉老師交流的過程中,隊員們了解到,近十年來,書院的創始人梅靜老師和苑小偉老師始終致力于構建鄉村公共文化空間,力求通過提供一系列美育課程、鄉村傳統文化課程,把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帶給這里的孩子們。除了由書院開設的固定文化課程和籌辦的研學活動,書院還與多所高校合作,組織了數十場大學生支教活動,支持大學生來陪伴鄉村兒童,為孩子們帶來更有趣、更快樂的寒暑假活動。掌握這些基本情況后,為了更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教育情況,隊員們決定參與書院的支教活動。
圖為隊員們與書院創始人之一苑小偉老師交流。王佳佳 供圖
實踐隊的四名隊員通過調查了解孩子們的喜好后,結合自身特長,精心準備了播音主持、科學實驗等支教課程。根據課堂效果和課后反饋,隊員們發現,由于鄉村的孩子們接觸外界信息的渠道較少,他們看起來不如城里的孩子“聰明”;然而,對現成的知識掌握較少,反而讓他們更積極思考,更愿意依靠自己的力量探索問題的答案。隊員們認真分析這種情況的成因與可能后果,仔細對比城鎮和鄉村教育資源的差異對于孩子們成長的利弊,總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改進策略,并提交給書院的負責人。
圖為隊員耐心引導孩子們做實驗。鄧吉睿 供圖
上課之余,隊員們還走訪了書院工作人員、學生家長和周邊村民,了解他們對于聽松書院的看法與期待,并對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加以總結提煉,一并交予書院的負責人。負責人老師對隊員們的建議表示高度認可,并承諾將在書院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快采取改進措施,不斷完善書院的課程設置、圖書資源配備等各方面內容。
圖為隊員走訪周邊村民。王佳佳 供圖
本次實踐活動中,隊員們收獲頗豐,對于鄉村文化復興的意義和實現路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未來,實踐隊成員將繼續深化調研,爭取為鄉村文化復興提供有價值的經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