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青春力量,書寫青年擔當。日前,大連理工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社會實踐隊前往岫巖滿族自治縣開展為期四天的寒假“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用青春抒寫鄉村實踐故事。
(岫巖玉雕非遺傳承基地)
一、“老樹開新花”——依托當地山水建設生態旅游新村
岫巖滿族自治縣位于遼寧鞍山,地理位置優越,有著自然優美的山水景觀。該地采用“企業+村+農戶”的方式,打造成集生態觀光、低碳養生、休閑娛樂一體的綜合性度假村,水巷風景區坐落于此。
實踐團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來到水巷景區進行實地調研,為該村的經濟發展、基礎建設、旅游服務、網絡宣傳建言獻策,助力鄉村振興。
(圖為岫巖村鎮)

(圖為志愿者在討論建言獻策)
二、“千年古玉,生生不息”——玉石文化結合文創
實踐團到訪岫巖雨桐博物館,體味岫巖玉文化的歷史和遠古先民的智慧。
雨桐博物館有當今世界形體最大的玉雕“萬里長城”,是當代岫巖玉雕的巔峰之作。實踐團通過與博物館講解員的深入交流,為玉石博物館的宣傳提出了科學的建議:推進協同聯動與資源整合、與當地社區合作、提供特色文旅活動等。
(圖為講解員講解玉雕‘萬里長城’)

三、“人才引進+非遺傳承”——玉雕
為傳承玉雕非遺,中國玉雕藝術大師唐帥老師回到自己的家鄉開設玉雕傳承基地,招攬對玉雕有興趣的年輕人進行教學,游客也可以通過預約制來似體驗玉雕技術,同時,他自己也建立了“唐帥玉雕博物館”來展示自己的玉雕作品。
我們與唐帥老師進行了交流,研討出可以通過大力發展研學旅游,以社會化認知來推動社會化傳承,讓非遺的延綿生機有了強大的市場需求,從而讓非遺與旅游有效融合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玉雕非遺傳承基地)

(唐帥老師的優秀作品)

(“家在東北”)
四、結語:
我們相信,更多像這樣將傳統文化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的項目,能讓鄉村煥發出更加絢麗多彩的文化魅力,同時也帶動鄉村經濟的穩定發展。我們應該積極關注和支持這些項目,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岫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