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林曉敏 李婉瑩 溫烜 吳昇宇)
為響應為積極響應“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行動號召,助力秤架瑤族鄉發展新格局, 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省級重點團隊、廣東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多彩瑤鄉”實踐團于7月8日至7月13日奔赴清遠市陽山縣秤架鄉調研,聯動瑤族傳統文化打造特色IP,聚焦加強秤架瑤族鄉文化活動載體、振興文旅產業以及傳承瑤族特色文化等議題深度挖掘傳承瑤族特色文化,拓展秤架鄉宣傳途徑,打造秤架特色地方品牌,實現文化溢價,進一步推動秤架瑤族鄉的經濟發展,同時為瑤族鄉打造了一系列的后續宣傳和發展計劃,為鄉村振興提供精準施策的路徑。
探索當地特色文化,了解激發文化活力
7月10日,多彩瑤鄉隊來到清遠秤架,走近瑤族文化。在鄉團委副書記甘浩的帶領下,團隊首先通過走訪調查、交談等形式對秤架瑤族文化鄉當地的文化資源、歷史底蘊、風土人情、發展狀況及文化脈絡進行初步的了解和梳理,為后續開辟獨特瑤族特色文化發展路徑提供基礎。
隨后兩天,為進一步了解秤架當地文化特色,多彩瑤鄉團隊走進秤架傳習中心,深入挖掘瑤族文化開發傳播路徑。在傳習中心負責人的介紹和講解下,我們了解到秤架目前主要依托特色的天然旅游資源發展,而在瑤族文化傳承方面仍處于初步開發階段。核心問題主要聚焦在如何有效加強文化傳承、活動載體、文創開發等方面。
多彩瑤鄉團隊走進秤架傳習中心楊佳凌 攝)
樂道拾遺,匠心筑遺。與此同時,實踐隊來到秤架文化站,用心感受著瑤族人民給秤架這片土地所創造的智慧。一針一繡,一穿一引,瑤繡老師輕巧的繡法、靈活的針腳轉眼就將一捆捆絲線轉變為復雜精妙的花紋繡品。繡布上的“盤王印”、“八角花”不僅向我們訴說著幾百年來藏在瑤繡里的文化基因,還向我們娓娓道來秤架這片土地所衍生的瑤族故事與風土人情。
多彩瑤鄉團隊學習瑤繡(林意琳 攝)
“秤架歡迎你!”“一、二、三、四、五”……靠著笨拙的發音與吐字,我們努力跟上瑤語老師的節奏和語調,感受著來自瑤族文化與語言交融碰撞的魅力,體悟著瑤族語言訴說的美妙故事。不管是參與編排當地瑤族舞蹈,還是參與設計研發瑤族特色文創產品,多彩瑤鄉隊始終致力于為當地非遺文化傳承注入新鮮血液,為青年人才留瑤興瑤提供平臺,為鄉村振興提供精準施策的路徑。
多彩瑤鄉團隊與當地居民合照( 黃鎮棋 攝)
巧用瑤族特色文化,借助IP打造文化品牌
“缺乏載體我們就創造載體,缺乏知名度我們就加大宣傳,缺乏文創開發我們就鼓勵智慧創新”,為進一步商討解決目前瑤族文化傳承所面臨的問題,實踐隊與秤架瑤族鄉鄉黨委委員、團委書記成劍萍以及團委副書記甘浩就如何運用整合資源、如何推廣文化實踐方案從而實現產業、人才和基礎的融合進行深入的交流與學習。就瑤族特色IP形象的打造,團隊提出以瑤繡為主體,設計相關IP形象和文創產品,豐富文創產品的生產、打造“一村一品”,形成瑤繡為核心的產品矩陣,進一步打造特色文旅產業。
團隊特色IP設計
多彩瑤鄉團隊與鄉團委領導交流研討( 林如如 攝)
多彩瑤鄉團隊與秤架瑤族鄉團委領導合照( 陳蔚琪 攝)
學習中國好人事跡,深入貫徹推動助力鄉村振興
用腳丈量秤架,用心服務人民。這是“廣東好人”黃世華(以下尊稱“華哥”)作為郵政投遞員十六年來最真實的寫照。在提及面對瑤族文化發展的建議時,華哥表示希望能夠有更多、更有文化的人來帶動發揚瑤族服飾及語言背后所蘊含的文化故事。同時寄語廣大青年大學生努力學好專業知識,在學業和事業上都有所成,積極為家鄉文化的發展作奉獻。
采訪進行中( 劉穎莼 攝)
在為期一周的實地調研中,穿瑤服,跳瑤舞,說瑤語,多彩瑤鄉隊深切感受到瑤族文化以獨特的魅力溫潤人心。多彩瑤鄉隊親身體驗,用心感受秤架瑤族鄉的瑤族文化魅力以及樸實熱情的風土人情,對這個獨特的瑤族民族鄉有了更深的感受和理解。未來,隊伍將致力于推動文創IP與瑤族文化有效融合,加大網絡宣傳,弘揚優秀的瑤族文化,促進瑤族文化認同感,同時助力秤架瑤族鄉文旅發展,帶動經濟增長。讓更多人認識、了解、感受到秤架瑤族鄉的特色文化,共享瑤族文化,讓瑤族文化真正得到傳承發展和創新,在新時代迸發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