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1日,作為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的一名學子,我跟隨著本院“共話浙里二十載,鄉遇鑄就共富夢”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了寧波市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開展實地調研。在恰逢“八八戰略”于浙江實行二十年之際,探尋著習總書記的浙江足跡,來到了“浙東紅村”橫坎頭村,在體會當地的農旅氛圍和紅色文化的同時,體悟了當地的紅村發展新模式和共同富裕之路。
“神圣的信念在這里扎根,在這里牢牢扎根。堅實的腳步一步步走出,走出美好前程……”橫坎頭村村歌《我自豪,我是紅村人》的旋律悠然,字詞奪目,讓我在臨行前就對橫坎頭村的發展充滿好奇。很快,實踐團迎著夏日的晨光坐上了前往浙江寧波余姚梁弄鎮橫坎頭村的大巴,望著窗外不斷變化的景色,沿著蜿蜒的鄉間小路,我們抵達了橫坎頭村。林木蔥郁,花紅果香,白墻黛瓦的民居坐落在柏油路旁。跟隨實踐團去到橫坎頭村村委的一段小小的路程,我便感受到了橫坎頭村紅色的印記與靚麗的村貌,那是橫坎頭村崢嶸歲月拼搏留下的紀念與八八戰略指導下努力創新發生的蝶變。
當我跟隨講解員的腳步穿梭于散落在村中各個角落的陳列館、名人舊居和舊址時,耳旁伴隨著講解員向我們介紹發生在它們身上的歷史的聲音,我的思緒仿佛被帶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那個無數革命烈士為之奉獻的時代。我腳步慢慢,走走停停,看著照片上的革命先烈,看著墻上文字的表述,看著玻璃柜里的展品,看著房間內的物品,那是我在一步步深入了解革命先烈們英勇事跡,那是我在感受他們不畏犧牲的氣節,那也是我在向他們致以心中的崇高敬意。我明白崢嶸歲月的炮火早已結束,我也深刻理解歷史遺跡的存在將永遠帶來啟迪,“浙東紅村”在如今看似只是頭銜,而當實地調研,我才明白橫坎頭村究竟埋藏著多少壯烈場面,明白它擔得起這樣的美稱。多年來,橫坎頭村沒有忘記紅色的過往,而是通過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紅色旅游,依托當地的紅色資源,發展成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帶動村民朝著共富夢不斷前行。
圖為聽講解員講述革命先烈事跡 記者團提供
隨著調研的深入,我越來越了解這座紅村的魅力。我親身體驗了余姚非物質文化遺產梁弄大糕的制作工藝。在制作大糕的奶奶爺爺口中了解到梁弄大糕在傳統“福祿壽喜”印字的基礎上,緊跟時代潮流在大糕上刻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助力創業,振興鄉村”等新內容。小小的大糕便讓我感受到了這座紅村在八八戰略指導下的變化,它就像整座紅村蝶變的縮影,勾住了村落的千古悠思,彰顯了村落的紅色印記。大糕作為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紅色文化相結合,這是紅色文化滲入當地產業的表現,也昭示了橫坎頭村的產業在紅色文化引領下一步步走向共同富裕。

圖為實踐團成員共同學習大糕 記者團提供
我走在村落的房屋之間,夏日的酷暑雖然難耐,但是能與許多相遇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交談,我又覺得無比值得。我享受著這雖然短暫但卻充滿意義的攀談,我樂于傾聽著他們告訴我他們在這座村落的所見所聞以及見證的發展,那是屬于他們普通村民發自內心的聲音,那是他們看到的最真實的一切,我在他們的話語中不斷拼湊著這座浙東紅村的成功發展之路,了解著村中干部帶領村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的腳步。獨創聯六報六制度,由黨員匯總有建設性意義的提議,由村干部進行討論后具體落實;依托紅色資源,以紅色研學吸引游客,推動老百姓創設民宿與農家樂致富;電商助力致富,村干部親自上陣與主播合作在網上推廣櫻桃、楊梅與獼猴桃等農產品......這些寶貴的經驗正是橫坎頭村走出的“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的特色發展之路。
實踐團在這次暑期社會實踐去到了很多村莊,進行了多次的深入調研,也提供了多次的文藝下鄉表演。我所看到的是,每個村莊都帶有邁向共同富裕的決心,每個村莊都有著很亮眼的發展,但橫坎頭村卻讓我記憶深刻,也許是橫坎頭村散落各地的紅色歷史遺址,也許是那令我享受的與村民的交談,也許是與我們幸運相碰的與橫坎頭村結對的大涼山昭覺縣的村民們帶來的精彩歌舞表演......無數難忘的瞬間都讓我倍感自己的這趟暑期社會實踐之旅的值得,深入的參觀與調研像色彩紛呈的驚喜包裹著屬于我的喜悅。(通訊員梅淑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