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2日,安徽工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院“法治中國青春行”實踐隊來到了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鳳城一路鼎新花園前門的社區活動中心,開展民法典普及的宣傳實踐活動,向社區居民宣傳民法典相關知識。
在建設法治社會的過程中,提升法治意識與公民素養尤為重要。民法典的頒布與實施則更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維權利器,民法典為保障公民權益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深入宣傳民法典的意義和內容,提高廣大民眾的法治意識,我們開展了一系列宣傳實踐活動。
線下活動中,我們制作了簡明易懂的民法典宣傳傳單,對社區居民發放。

不僅如此,為了增強互動體驗我們還在社區、公園等人流密集區域設立宣傳展板,設置互動體驗環節,引導公眾參與民法典知識問答、案例分析等活動。通過互動體驗,讓民眾更深入地理解民法典的相關規定,激發他們的學法熱情。
在網絡上,我們利用社交媒體、網絡平臺等渠道,開展線上民法典宣傳活動。通過制作短視頻、漫畫、圖文等形式,向公眾普及民法典的基本原則和重要規定,同時開設線上問答環節,解答群眾提出的法律問題。
總結與反思通過一系列宣傳實踐活動,我們有效地提高了公眾對民法典的認知度和理解力。然而,在實踐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宣傳力度仍需加強,宣傳形式還需進一步創新等。為此,我們提出以下改進措施:1.深化合作,借助更多社會力量。我們應當加強與媒體、教育機構等部門的合作,共同推動民法典的宣傳工作,擴大宣傳覆蓋面。2.創新宣傳形式,提高宣傳效果。我們可以運用更加生動、有趣的宣傳手段,如動畫、游戲等形式,吸引不同年齡段的受眾參與,提高宣傳效果。3.強化法治意識,推動學法用法。在宣傳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公眾的法治意識,引導他們不僅了解法律,更要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總之,民法典的宣傳實踐對于提高公民法治意識和素養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將繼續努力,不斷優化宣傳策略,為建設更加法治、和諧的社會環境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