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讓青年積極投身到鄉村建設中,助力農產品推廣,促進鄉村農業發展,提升社會責任感,近日由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曾芳老師、楊慧榮老師以及海洋學院林慷祺老師帶領的海鄉互粵隊前往廣東省肇慶市沙浦鎮開展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校鎮簽約,密切合作共發展。2023年7月7日,團隊抵達沙浦鎮,與鎮政府進行簽約。肇慶市沙浦鎮人民政府、沙浦鎮團委、駐鎮幫扶工作隊、華南農業大學海鄉互粵隊參與此次簽約儀式,并在鎮人才驛站掛牌“華南農業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圖為沙浦鎮團委與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三下鄉”社會實踐合作簽約儀式。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劉小昕 供圖
簽約儀式上,沙浦鎮人民政府對華農海洋學院師生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然后,曾芳老師和林慷祺老師也發表了講話,表示特別感謝沙浦鎮對團隊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支持,并勉勵大學生學以致用,勤于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一直以來,雙方都秉著合作共贏的原則謀發展,當地政府為大學生社會實踐提供新天地,學校帶領新青年走進沙浦,為沙浦鎮注入新活力,讓青年勇于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不怕吃苦,勤于實踐,在鄉村綻放青春之花。
走進沙浦,做調研,開宣講。當下科技網絡迅速發展,直播帶貨已成為銷售產品的一種火熱手段。7月8日上午,團隊走訪了當地居民,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居民對直播帶貨產品的看法,如購買直播產品的頻率,對其質量安全性的認知等。經團隊走訪調查發現,有不少居民表示對現代網絡直播帶貨很感興趣,但他們更看重直播產品的質量與安全以及主播直播的可信度。對此,團隊認為網絡直播帶貨為人們購買產品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主播和商家也應誠實守信,決不能在直播間用虛假信息欺騙消費者,相關部門也要加強對網絡直播的監管,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只有這樣,網絡直播帶貨才能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圖為團隊走訪沙浦鎮居民做調查問卷。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劉小昕 供圖
此外,團隊還進行了擺攤及進校宣講等活動,為學生科普海洋知識,引領兒童及青少年走進海洋,走進水產養殖,并提高海洋保護意識。
7月7日晚,團隊在鎮政府前擺攤,設計了一系列親子繪畫游戲,并在其中加入貝類科普環節。孩子手中繪出的一張張畫——螃蟹、水母、金魚、章魚…各種類型,各種顏色,那是他們心中美麗的海洋生物;生物標本前一雙雙明亮又充滿好奇的眼睛,一句句“這是什么貝殼?”“它好漂亮哇!”“它放在耳邊有聲音!”…那是他們對探索海洋生物的渴望。團隊在游戲中促進家長與孩子在關系的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對海洋生物的興趣。
圖為團隊舉行親子活動后和小朋友合影留念。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劉小昕 供圖
7月9日上午,團隊走進了沙浦中學,為學生帶來內容豐富、有獎問答的趣味水產知識科普,包括認識四大家魚,水產養殖介紹,魚類疾病防控,觀賞魚以及有趣好玩的水族箱造景設計,還有肇慶當地特色水產品的科普。團隊通過動畫視頻,問答互動等多種形式為學生帶來一場沉浸式宣講,引領學生感受海洋樂趣,激發學習動力,提升科學素養。落日歸山海,煙火向星辰。此次宣講活動希望能激起孩子對海洋的興趣,保持一顆好奇心,在他們心中種下一顆探索的種子,將來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圖為團隊在沙浦中學為學生進行水產養殖科普教育。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劉小昕 供圖
參觀企業,直播推廣特色農產品,助力鄉村振興發展。“三下鄉”期間,團隊成員還走進了當地黃布沙村香蕉林,并了解到,改革開放后,當地因地制宜種香蕉,開創了新局面,以“香蕉致富”的形象成為本地生態農業產業致富名村。另外,團隊還參觀了當地的三大企業:海大集團、觀星農業、浦特農業。在海大集團和觀星企業,團隊了解到它們的企業發展歷程和管理模式,參觀了現代化養殖設施和養殖技術;在浦特農業,團隊成員與工作人員進行密切交流,主要了解企業特色產品肇實的生產流程。
圖為團隊參觀觀星農業后合影。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劉小昕 供圖
圖為團隊參觀浦特農業。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劉小昕 供圖
7月9日晚,團隊與浦特農業合作,在抖音平臺進行大學生“三下鄉”助農直播——推廣當地特色農產品芡實。這對該團隊而言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更是一種新的挑戰。直播前,團隊到浦特農業與工作人員深入交流,學習了解芡實的生長,采摘,制作,功效,食用方式等內容。直播時,只見主播拿起一種規格的芡實,從芡實的名字由來到芡實的形狀大小介紹,從芡實的食用方法與功效到食用注意事項,從介紹到回答直播間問題,從普通話到粵語…直播間的觀看人數越來越多,互動氛圍也越來越好。直播結束后,浦特農業人員表示,此次直播具有一定的推廣宣傳作用。
圖為團隊成員在浦特農業體驗將芡實切成半開芡實。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劉小昕 供圖
圖為團隊成員進行直播帶貨,推廣沙浦特色農產品。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劉小昕 供圖
緬懷先烈,學習英雄精神,傳承紅色基因。“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7月10日,團隊先后參觀了陳氏長房祠和革命烈士紀念碑,學習沙浦鎮英雄事跡,緬懷革命先烈,從歷史中感悟英雄頑強不屈的革命斗爭精神。
圖為陳氏長房祠中英雄人物展覽。 多彩大學生網通訊員 劉小昕 供圖
李伏、衛七、蘇世、謝亞三......他們都是民族的英雄,如今,中國已不再是戰亂四起,任人欺壓,人民都生活在一個繁榮富強的和平盛世,而這盛世,正是由那無數個革命先烈,革命英雄用鮮血開創出來的。實踐團隊在參觀學習完紅色精神后,都向英雄致敬,表示無論走的有多遠,都要銘記歷史,不忘來路,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提高了團隊成員的實踐能力,同時也提升了社會責任感。實踐活動結束后,團隊成員都表示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結合自身專業知識,腳踏實地,積極投身于鄉村振興與社會實踐中,不負青春,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