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八八戰略”實施20周年,2023年7月11日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共話浙里二十載,鄉遇鑄就共富夢”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寧波市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開展實地調研,沿著習總書記的浙江足跡,感受“浙東紅村”橫坎頭村的農旅氛圍和紅色文化,體悟紅村發展新模式,探尋共同富裕之道路。

2003年1月29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來到橫坎頭村考察調研,先后看望了村里的老黨員、老同志和困難群眾,并強調:“只有老區人民富裕了,才談得上浙江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老區人民實現了小康,才談得上浙江真正實現全面小康;只有老區達到了現代化目標,才談得上全省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習近平同志對當地提出了建設“全國革命老區全面奔小康樣板鎮”的殷切期望春節過后不久,習近平又給村里的黨員群眾回信,鼓勵他們加快老區開發建設,盡快脫貧致富奔小康。多年來,橫坎頭村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紅色旅游,利用綠色資源,壯大特色農業,建設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村、文明村,村民們生活持續得到改善。經過橫坎頭村20年的紅色引領、綠色發展,這個過去寂寂無名的小山村,成了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實現了自己的共富夢。
走進浙東紅村,追尋紅色記憶實踐團成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軍史陳列館、中共浙東區委舊址、何克希將軍紀念室、譚啟龍同志歸居、浙東銀行舊址、《新浙東報》報社舊址等。一件件珍貴的歷史文物、一張張難忘的歷史照片、一個個感人的革命故事訴說著那個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英勇的共產黨人不怕犧牲,拋頭顱、灑熱血,領導浙東軍民在梁弄浴血奮戰,譜寫了無數曲勝利的凱歌。實踐團成員們深入了解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革命先烈們的英勇事跡,感受革命先烈們憂國憂民、不畏犧牲的氣節,深刻領會革命的艱難困苦,并向譚啟龍、何克希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致以崇高敬意。

除了追尋浙東紅村的歷史遺跡,實踐團成員們還親身體驗了余姚非物質文化遺產梁弄大糕的制作工藝。梁弄大糕的制作過程分為七步:篩粉、雕空、加餡、蓋粉、加印、切糕、上蒸。在加印過程中,梁弄大糕在傳統“福祿壽喜”印字的基礎上,緊跟時代潮流在大糕上刻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助力創業,振興鄉村”等新內容,不僅保證了傳統口味,勾起千古悠思,更是推陳出新,彰顯紅村文化。

深入浙東紅村,探究共富之道為深入體悟“八八戰略”實施二十年對橫坎頭村帶來的巨大變化,實踐團成員積極采訪共青團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繼續教育學院校友、橫坎頭村團總支書記張淵涵,橫坎頭村經濟聯合社委員黃徐潔以及切實體驗農村生活改變的村民們,通過交流深入了解橫坎頭村的發展歷程,感受“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的特色發展之路。

實踐團成員在與張淵涵的交談中,深刻體驗到了橫坎頭村在習總書記兩封回信后發生的巨大變化。橫坎頭村從2000年初貧窮的革命老區蛻變為共富示范村的過程中,探索出了許多獨特的經驗:獨創聯六報六制度,由黨員匯總有建設性意義的提議,由村干部進行討論后具體落實;依托紅色資源,以紅色研學吸引游客,推動老百姓創設民宿與農家樂致富;電商助力致富,村干部親自上陣與主播合作在網上推廣櫻桃、楊梅與獼猴桃等農產品。值得一提的是,在習總書記回信后,經過村干部和村民的不懈努力,如今橫坎頭村的年集體經營性收入與村民的平均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長,相較20年前習總書記剛回信時實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此外,在與黃徐潔的交談中,實踐團成員了解到2018年黃徐潔和橫坎頭村其他黨員干部一起給習近平同志寫信的故事。橫坎頭全體黨員向習近平同志匯報橫坎頭村的發展變化情況,表達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帶領群眾建設美麗鄉村的決心。在給實踐團成員描述給習近平同志寫信并鄭重地簽下自己姓名的場景時,黃徐潔流露出深深的自豪感。作為一個中共黨員,黃徐潔扎根基層,他向實踐團成員介紹到,橫坎頭村具有完善的醫療保障制度與提供就業的多樣渠道。但村民對于涉及提升自身切實利益的保障仍有較大期許,希望未來村集體經濟能進一步發展壯大,村民的生活質量能穩步提升。
調研浙東紅村,循跡八八戰略今年是“八八戰略”實施20周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首次給橫坎頭村全體黨員回信20周年。實踐團成員們走入紅村,開展了多層次、多方位的實地調研,通過發放問卷的形式,圍繞生活質量、醫療保障、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對村民們進行調研,了解紅村的共富發展歷程,體悟紅村在“八八戰略”下的共富發展的親身感受。


感悟兩封“二月來信”,共建世代“美麗鄉村”實踐團成員在初心講堂主講人莫瀟杭和蔣弈歌的帶領下,開展以“兩份回信”為主題的黨課,參觀了橫坎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文化展館,回顧了習近平總書記2003年考察橫坎頭村和兩次給橫坎頭村回信的動人場景,瀏覽了全體村民牢記總書記囑托,大步走上脫貧致富的奮進歷程。繼習近平同志深入考察調研橫坎頭村后,村民們深受鼓舞,村支部給習近平同志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脫貧致富的決心。3日后,橫坎頭村干部群眾便收到了回信。習近平同志在回信中鼓勵村民加快老區開發建設,盡快脫貧致富奔小康。此后橫坎頭村按照習近平同志的指示,積極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深入挖掘自身優勢特色,努力打造紅色旅游和綠色發展的金名片。

經過15年的發展,村民收入增長了十余倍,村子面貌煥然一新,各方賓客紛至沓來。2018年年初,富裕起來的橫坎頭村民又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了村里的巨變和下一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打算。

2018年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回信說:“很高興收到你們的來信。15年前到你們村的情景我都記得,我一直惦記著鄉親們。”他勉勵“橫坎頭村全體黨員,同鄉親們一道,再接再厲,苦干實干,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字里行間承載著最真切的心意、最溫暖的關懷,展現著習近平總書記親民、愛民、為民的情懷。

2月的兩次回信,如和煦春風吹遍四明大地,激勵著鄉親們持續奮斗。這么多年來,在基層黨組織帶領下,廣大村民時刻牢記總書記的深情囑托與殷殷期望,一幅美麗鄉村圖景正在被不斷書寫,一座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在四明山下正由理想變為現實。
鄉村生活多精彩,攜手展示新篇章本次文藝下鄉活動以橫坎頭村結對的大涼山昭覺縣的村民們帶來的精彩歌舞表演拉開序幕,展示了別樣的彝族風采。隨后實踐團通過宣講與文藝匯演的形式讓大家全方位了解“八八戰略”在浙江二十年所帶來的蝶變以及譜寫的靚麗新篇章。無論是精彩的彝族歌舞還是實踐團帶來的振奮人心的表演,都讓橫坎頭村民和實踐團成員深切感受到人民精神生活的豐富多彩,體會到了共同富裕帶來的生活質量的提高。

同時,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與寧波市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簽約授牌儀式在橫坎頭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功舉行,我院團委書記莫瀟杭老師為橫坎頭村培育新時代大學生思政實踐教育基地和勞動實踐教育基地授牌,橫坎頭村團總支書記張淵涵代表橫坎頭村接牌。另外,雙方共同簽署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協議書。


如今橫坎頭村已有了新的奮斗目標——打造全國革命老區中國式現代化村域樣板。站在新起點上再出發,橫坎頭村將繼續沿著共同富裕的道路穩步前進。實踐團的成員們也將緊緊圍繞“共話浙里二十載,鄉遇鑄就共富夢”的主題,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以熱情的實踐繼續探索共同富裕新形式,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