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八八戰略”實施20周年,2023年7月10日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共話浙里二十載,鄉遇鑄就共富夢”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嘉興市海鹽縣通元鎮雪水港村開展實地調研,循跡溯源“三個示范”特色實踐,厘清鄉村多維發展之脈絡,探尋共同富裕之道路。

2006年1月4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習近平深入嘉興市海鹽縣農村,開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調研宣講,在雪水港村察看了村莊整治情況并提出了“三個示范”的囑托。多年來,雪水港村始終牢記囑托,忠實踐行“三個示范”要求,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帶動了現代農業發展,同時以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模式創新,探索形成了“村美、民富、業興、人和”協同發展路徑,走出了一條極具特色的鄉村振興共富之路。
走進雪水港,體悟新農村實踐團成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首先參觀雪水港村展示館,看到雪水港村通過品牌致富、文旅致富、農園致富向產業強村邁進,通過宣傳渠道、為民服務等多個方面的數字化進一步實現數字治理。


隨后,實踐團成員來到了融禾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接待中心——“喜番樂”有機生態農場。在這里,實踐團成員充分感受到了數字賦能、智慧種植的現代化種植技術的魅力。園區內種植著網紋瓜、小番茄等有機水果,生長環境的照料靠著一套物聯網系統進行,以便對植物進行實時生長管理,實時監控病蟲害,確保生長環境達到最優。種植大棚里數字化智慧管理生動地展現農業的蝶變,數字賦能打造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新引擎。不僅如此,融禾農業園還積極利用“農業+”、“旅游+”、“互聯網+”等方式,進入到鄉村旅游、農產品深加工、農村電商等領域,發展新產業新業態。
探秘雪水港,共商共富路為深入體悟“八八戰略”二十載的偉大成就,實踐團成員積極采訪村雪水港村村委委員崔惠佳、融禾農業科技園負責人、新農人以及生活在鄉村建設下得到改善的農民,通過交流深入了解雪水港村的發展歷程,用心感悟雪水港村的不凡蛻變。

實踐團成員在與村干部、農民等人的交談中,細致了解了雪水港村這些年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秘訣與經驗總結。“柴改電”土灶改造,既保留了土灶這一傳統生活工具,又傳承融合了非遺文化——灶頭畫;融禾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將智慧農業融入當地發展,既提高生產效率又創造了眾多便利的就業崗位;“一老一小”服務場景建設,既為老人兒童帶來了便捷的服務,又為他們構建了身心發展的良好平臺。同時,實踐團成員知曉了雪水港村建設的現狀與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收集整理相關成功案例經驗,為浙江省推動鄉村數字化改革、發展美麗經濟、振興鄉村提供一定的建議參考。

回溯二十載,調研雪水港實踐團成員開展了多層次、多方位的實地調研,圍繞生活質量、村莊變遷、醫療保障等方面開展調查,前往產業園區、街頭鄰里發放問卷進行調研,并與當地民眾積極交流,深入了解了雪水港村的特色發展路徑,體悟“八八戰略”下雪水港村的歷史性轉變。


重演鄉村振興路,共赴鄉村新生活本次文藝下鄉活動通過宣講與文藝匯演等形式讓大家全方位了解“八八戰略”在浙江二十年所帶來的蝶變以及譜寫的靚麗新篇章。其展現了從溫飽夢的追求,到小康夢的實現,再到現在的共富夢,沿著鄉村發展的歷程,從而讓實踐團成員與廣大村民體會生活與追求的變化,切實感受共同富裕的力量!
同時,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與嘉興市海鹽縣雪水港村簽約授牌儀式在雪水港村村委會成功舉行,我院團委書記莫瀟杭老師為雪水港村培育新時代大學生思政實踐教育基地和勞動實踐教育基地授牌,雪水港村村干部崔惠佳代表雪水港村接牌。另外,雙方共同簽署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協議書。會上,經濟學院團委書記莫瀟杭老師表達了對雪水港村的感謝以及對雙方未來開展密切合作的熱切希望。雙方將通過探索實施院村合作模式,推動形成重視和支持勞動實踐教育的濃厚社會氛圍,共同聯手全面推進鄉村文化振興。
未來的幾天里,實踐團成員將繼續圍繞“共話浙里二十載,鄉遇鑄就共富夢”的主題,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深入探索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區多維發展的模式與經驗,在實踐中樹立遠大理想,擔當時代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