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跡承遺 青創擔當”實踐團---藝術大師郭如林師傅一次深度交流
郭如林,我國著名民間剪紙藝術大師。屢次在全國大型剪紙或工藝活動中奪魁。2010年榮獲“陜西省一級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13年榮獲“十大金剪”稱號。
職務
現任中國國際剪紙協會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剪紙藝術委員會委員、陜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陜西省剪紙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延安市婦女手工藝協會副主席、延川縣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等職,第六、七屆延川縣政協委員。
日期:7月19日
地點:剪紙和布堆畫工作室
采訪人:“尋跡承遺,青創擔當”實踐團隊成員(學生)
采訪對象:郭如林師傅(郭師傅)
學生:布堆畫歷史悠久,您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傳承,我們希望您介紹一下關于布堆畫的研究與創作。
郭師傅:布堆畫對于現代人而言仿佛是一個新興事物,布堆畫原本沒有這個詞,也沒有人說明布堆畫從何而來。根據郭師傅介紹,布堆畫來自于民間,是在早期人民物資匱乏時,人民為兒童修補衣物,尋找不到合適的布料時,結合人民勞動智慧所誕生的一種藝術。然后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部分有知識,有藝術概念的人,通過社會各界的參與組合形成了這么一種文化,再將其用最傳統的文化,最樸素的語言表達出來的就是布堆畫。布堆畫就是將布進行剪、切、疊、累、納、繡所表達的一種藝術,所以布堆畫是布藝的另一種藝術表達形式,這就是布堆畫出現的原因。我之所以喜歡布堆畫,是因為我覺得布堆畫對我們來說更加淳樸,更加真實。
學生:我們知道您很早就開始接觸剪紙,請您分享一下對剪紙的體會?
郭師傅:我自七八歲接觸剪紙,就將其作為自己的一種個人愛好,幾十年如一日,經歷了許多酸甜苦辣。剪紙要經歷他人不解的目光,外人感覺這是女性的工作,但是我對此并不在意,我認為,工作與藝術不分男女,只有真正去熱愛手中這個工作,藝術,將自己的思想感情與經歷融合在里面,將自己的一切都給予它,才能真正的去觸摸它,才能認識它并保持對它的這份熱愛。
我認為剪紙并不簡單是用一把剪刀剪出一張鏤空的紙,真正的藝術是用剪刀在紅紙上雕刻自己的心,敘述自己的一生。真正的剪紙是在與懂得的人說話。就像詩人表達自己的思想,我們要通過剪紙這個形式表述思想、情感。
學生:請您分享一些在傳承非遺中的一些印象深刻的故事?
郭師傅:想要干好每一件事,都不容易,對于我們這代人來說,青年人是未來,在你們進入大學時,回首往事,有人走在前面,有更多的人走在你們后面,做剪紙和布堆畫也一樣,有許多人會,但將我們想將其傳承為一種文化,那真的不簡單,必須經歷這么多路。我們在每一個行當里面,我們會經歷很多不容易,當走過很多之后,就會收獲很多。我覺得失敗不是壞事,我們會收獲經驗,收獲成功,在成功之后,我們才會明白我們所付出的理應得到這些收獲。
學生:繪畫有許多樣式,郭師傅您是如何創作繪畫的樣式的?
郭師傅:大自然給了我們應有的東西,剪紙和布堆畫,是一代代人口耳相傳下來的所有的花紋都是歷代傳承下來的,體現我們陜北特點的一些文化,郭師傅說他走過國家的每一個地方,都會了解當地的文化,并放在自己的創作里。
學生:郭師傅,您平時除了剪紙和布堆畫之外還有什么興趣愛好?
郭師傅:我有很多的興趣愛好,但是我這幾年做布堆畫和剪紙比較忙。你真的要做這兩個事情的時候,大部分時間不能分心,當成一件事情來做的話是很費勁的。做一副小剪紙的話,大部分時間要幾十分鐘、三四個小時,大一些的需要三四天時間。雖然我們有很多的興趣愛好,但不一定有時間做。我從小喜歡陜北民歌,秦腔不是說我唱的一定要好,但是我非常想了解。看戲不是單純的看,而是你要了解你要明白里面的來龍去脈。我還喜歡看打排球、打乒乓球,那我現在做的是一個很費力的工作,就是偶爾會關注一下這些。現在的抖音和快手上一些對我有用的視頻我也會關注一下。我也會將一些訪問發到我的快手上,讓大家都了解一下,西安工程大學的學生跟我一起學習。我們規規矩矩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雖然有很多的愛好,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把本職工作做好。不給社會添一點麻煩,讓我的孩子們把書都讀好,考上大學有出息,不僅僅是能掙錢養家還能給社會做貢獻。我把我的剪紙做好不僅僅是能夠愉悅我的身心,更能為藝術做貢獻。我把我的本職工作做好我就是一個合格的工人。
學生:您剛剛提到不管是布堆畫還是剪紙都是非常耗費時間的想問一下您最長的一個項目花費了多長時間,付出了怎樣的心血?
郭師傅:最長的布堆畫我做了一個多月。有時一副剪紙,我會在心里構思兩年甚至三年。經過很長時間的深思熟慮選擇符號、題材去完成一幅作品,拿起剪刀時就胸有成竹地完成它,胸有成竹就是從它的造型,從它的結構,從它的色彩到語言的表述你都很熟知了你都輕車熟路了,當你真正的了解了,真正的認識了,真正的能把控制住它就是胸有成竹了。
學生:做剪紙和布堆畫的操作,有什么注意事項?
郭師傅:一定要經過磨練才能學會,做布堆畫做剪紙的藝術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個作品要融入思想、感情、汗水才能夠被展示。用你的心去觸碰他,用你真實的一面去面對他。你用正能量就對他,他給你的回饋也一定是正能量的。和我一起走這條路的人很多,但有的人就半途而廢了,因為我覺得我合適做這件事。我不僅收獲到了現實的東西也收獲到了精神的東西,藝術本身就是一種精神財富。當精神財富充足的時候,工作狀態也會好,掙錢的機會也會變多,財富也會越來越不斷涌來。
學生:您做了這么多年,在這條道路上受到了一些非議想問一下您最初為什么選擇更側重于女性化的剪紙和布堆畫?
郭師傅:世界上就是有各種各樣的人,不同的人不同的觀點,我們不能過于都關注他人的想法和看法,只要自己喜歡就堅持下去。嫉妒別人不強大自己,只有認真努力踏踏實實學習才能強大起來。我干的就是我該干的事,我把它干成了,我面對社會,面對我的家庭,面對我的子女,我問心無愧。
作者:“尋跡承遺,青創擔當”實踐團隊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 七月訪咸安,兩村感“紅”流
- 歷史因銘記而永恒,紅色因傳承而常新。生活在和平年代,參觀紅村是我們緬懷歷史和傳承精神的有效方式。
-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