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為了增強同學們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倡導綠色出行的理念,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學子們再次前往青海湖開展“風起祁連,輪語圣湖”社會實踐活動。在本次實踐活動中,同學們將以輪滑或騎行的方式用四天時間環行青海湖,在強身健體的同時領略我國西北的自然美景。團隊的指導老師汪文君曾提到:“活動本身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暑假社會實踐,它需要我們提前儲備民風民俗知識、環湖技能、路況安全知識和體能,能完成青海湖騎行或輪滑的同學都展現了當代青年良好的精神風貌。”
“輪語圣湖”實踐團隊輪滑同學合影

“輪語圣湖”實踐團隊騎行同學合影
指導老師全程隨隊,讓安全與保障同行在社會實踐開始前,指導老師汪文君曾不止一次地強調“我們這次活動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并監督所有成員自行完成一定量的訓練,統計了每個人的訓練情況,讓所有成員進行了充足的體能訓練與前期準備。此外,汪文君老師也曾多次前往青海湖環湖路線進行實地考察,在活動開始前向成員們詳細地介紹了地形地勢以及各種應對措施和輪滑技巧,讓每一個成員做好了物資準備的同時也做好了心理準備。
在實踐過程中,實踐團隊的專屬保障車也全程隨隊。每20km,保障車就會停下來設置補給站,既有運動飲料、能量膠和水等供同學們補給,也有個人的基本生活用品、輪滑裝備配件、備胎及醫療箱等各種物資來面對各種突發情況,將安全保障落到實處。
團隊成員在保障車中領取物資
堅定環湖意志,讓信念與激情同行在環青海湖的過程中,同學們遇到的第一個困難就是連續不斷的上坡路。它爬升距離長,消耗體能巨大,對同學們心理和生理上都是一次極大的考驗。然而面對這樣的挑戰,沒有一個同學輕言放棄,都在互相加油打氣,累了就喝一口水,吃一口能量膠繼續前進,展現了南航學子不懼困難,勇于向前的精神。在后來的路程中,同學們也遇到了更大的挑戰,那就是連續長距離的下坡。在下坡上輪滑時速度非常快,大部分輪滑的同學控制不好速度,于是有許多騎行的同學主動站出來,讓輪滑的同學扶在自行車后,輔助他們下坡。這種方法保障了輪滑同學們的安全,也體現了團隊里同學們顧全大局、團結友愛的精神,保障了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
當然,同學們所遇到的挑戰遠不止于此,但沒有什么可以阻擋南航學子的步伐。不論是每日清晨出發時遇到的刺骨寒風,還是會讓人曬傷的強烈紫外線,不論是因為一直爬升出現的高原反應,還是因為一直運動出現的擦傷與磕碰,在有著堅定環湖信念的同學們面前,這些困難都不值一提。
“獨行快,眾行遠”,青海湖環湖路線總長360km,路線長,任務量大,想要完成環湖目標離不開每一位同學的幫助。因此在環湖路上我們不難看到輪滑的同學們經常在一起“抱團”前進,騎行快的同學也會停下來等后面的同學,隨后在加油鼓勁聲中結伴同行。當一群人一起朝著一個目的前行時,360km的路程也不再遙遠,一路上也多了許多歡歌笑語。最終,整個團隊憑借著保障車的幫助和個人頑強的毅力,都完成了本次的環湖實踐,向人們展現了南航學子堅定的意志和不懼困難,不輕言放棄,勇于挑戰自我的青春底色。
團隊成員結伴前行

騎行同學輔助輪滑同學
敬畏自然,讓綠色與環保同行青海湖遼闊壯麗,因其優美的景色被人們稱為“離天堂最近的地方”。當問到隊員們對此次活動的感想時,實踐成員江逸欣說到:“青海湖就像是鑲嵌在青藏高原上的藍寶石,沿途的風景美不勝收,那是牧民們退耕還濕努力保護自然的結果,也讓我們知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輪滑教練皮元奧說到:“青海湖很美,湖面就像畫片,與藍天相連。白云變化出最合適的形狀作為點綴,旅人變成畫中人。”正是因為有了社會各界人士對青海湖的保護,才能讓如今的人們領略到青海湖的美,大自然的美。“輪語圣湖”實踐團隊選用輪滑和騎行的方式環湖,既符合了綠色出行的標準,也能讓更多人去了解輪滑與騎行的運動方式,為保護圣潔的青海湖以及自然環境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青海湖的風景
延續“輪語者”風采,讓青春與熱愛同行“很開心能與同學們一起參加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曾經就讀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團隊成員李迪說,“沒想到畢業了也能和南航的同學們一起環湖,讓我再次挑戰了自己,也感受到了團隊的氛圍和凝聚力。”“輪語圣湖”實踐團隊吸引了許多本校的研究生學姐以及已經畢業了的學長學姐前往青海湖與同學們一同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他們也化作貼心的“大哥哥”“大姐姐”,不斷為同學們加油打氣。雖然他們已經畢業,但他們對輪滑與騎行的熱愛不會減少,他們現在仍然是,以后也依舊會是意氣風發、充滿朝氣的“輪語者”。
同學們在青海湖邊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