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直播行業迅猛擴張,無論是流量還是受眾廣度都處于急速增長階段。隨著抖音等短視頻軟件操作制作環節的下沉,直播變得越來越簡單,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直播帶貨的隊伍——無疑,直播助農也是振興鄉村經濟的優良方式。
然而,鄉村直播的落地困難重重:農民難以適應面對面鏡頭直播,直播效果差;蒙皮直播互動性差,功能單一;ai虛擬人或動捕技術容易抹消真人特征,且在資金投入與操作難度方面均不盡人意;谝陨锨闆r,“數字定制,輔推效能”團隊探索出一種全新的語音驅動虛擬人直播形式。團隊于7月 11日到7月14前往天臺縣人民政府。
團隊的第一站是天臺縣團縣委,團隊成員首先向團縣委負責人了解了當下直播助農現狀,隨后,負責人主動帶領我們去拜訪了組織部負責人夏羽婷。

實踐團與團縣委負責人交流
夏羽婷女士專門負責“紅色村播”項目,她提到當前的紅色村播項目面臨投入過大,官方賬號流量不夠等問題,我團隊隨即向她介紹了我們的項目。
在聽完我們團隊的介紹后,夏女士對我們的項目給予了肯定,同時她也提出:直播助農需由三個部分協力合作——人、場景、物。我團項目在人、場景方面上的設計已經足夠完善,但在物品質量產量角度仍需進行受眾人群和直播可持續性的定位探索。

實踐團與夏羽婷女士訪談過程
夏女士的提議一針見血,我團隊繼續與夏女士進行了深入交流,每個成員都感到受益匪淺。
團隊的第二站是天臺縣農村農業局。在前往的途中我們事先了解到,本地已經開展了強村行動,但是農業仍沒有形成效益顯著的集體經濟模式。
農業局的負責人接待了我們團隊,在聽聞我們的產品項目后,負責人提出,目前天臺縣擁有兩個國家地理標志產物——茶葉、黃精。日后天臺縣將著重對這兩種商品進行投入,而直播帶貨會是重要的渠道。負責人認為,我們的產品能夠很好地解決直播投入成本與直播操作難度等方面的落地應用問題,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實踐團來到農業農村局
最后一日,團隊成員來到天臺縣科技局,采訪了鮑曉飛主任。鮑主任提到:“目前天臺縣有兩個電商聚集地,雖然直播助農落地問題仍難度較大,但是政府將大力支持勢頭較好的新興直播形式。”在可行性與科學性上,鮑主任亦給予我團隊高度的肯定,同時在聲音直播的方言識別問題上,對我團隊產品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實踐團與科技局鮑主任進行交談
數字定制,輔推效能。通過四天的實地調研,我團隊確立了聲音驅動虛擬人直播落地鄉村直播的可行性,同時在方言識別,流量吸引,宣傳效應等落地賦能細節上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我團隊將繼續致力于科技賦能,響應八八戰略,推動農村新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