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項目的號召,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7月10日至14日,廣東財經大學“古村煥彩”實踐團在地都鎮團委的帶領下,聚焦鄒堂古村落旅游提檔升級的需求,前往揭陽市地都鎮三個自然村開展暑假第一期實踐活動,為后續實踐成果落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圖為實踐團向地都鎮團委書記進行當天行程匯報
古村落的修繕保護是進行其旅游資源開發的重要前置工作。7月10日下午,實踐隊于烏美村大榕樹下面向地都鎮村民開展了古村落保護宣講活動。團隊成員結合自身專業優勢,列舉具體案例,點明古村落保護的痛點難點,呼吁村民們樹立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圖為實踐團在地都鎮大榕樹下開展古村落宣講會
為更深入地體會古村韻味,7月11日,實踐隊前往鄒堂鄭氏歷史文化館,在與鄒堂鄭氏宗親聯誼會理事會會長鄭賀忠同志的訪談中對鄒堂古村的歷史源流、鄒堂鄭氏宗祠的文化淵源以及宗族故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這為后續實踐隊工作開展提供了可靠的背景資料。隨后兩天,在楓美村村干部、鄒堂鄭氏宗親聯誼會理事鄭周盛同志的熱情介紹下,團隊成員走進烏美、楓美古村落,在一磚一瓦中感受其建筑特色,在一花一木中感悟鄒堂之地靈,傾聽反哺桑梓的鄉賢治村故事,品讀耕讀世家“廉和謙慎”的要義。除此之外,對熱情好客的古村居民的采訪也讓實踐隊進一步地了解到當地的村情民情。
圖為鄒堂宗親聯誼會理事帶領實踐團實地考擦鄒堂古村落

圖為實踐團訪談鄒堂宗親聯誼會理事會會長
如何將前往仙埔村梨園觀賞梨花的客流引向鄒堂古村是實踐團此次調研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7月12日,團隊成員在仙埔村梨園種植戶的帶領下沿著鄉間小道前進,百年梨樹在陽光的照耀下長勢甚好,當地種植戶向團隊成員詳細地介紹了鄒堂青皮梨種植的獨特優勢、梨脯的制作工藝等。作為地都特色產業,鄒堂梨及梨脯在其鄉村產業振興中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圖為實踐團采訪地都鎮仙埔村梨園種植戶
從匠心點睛亮點紛呈的古建筑群落,到串珠成鏈風景成線的梨花風景區,實踐隊在地都鎮團委及其自然村村干部的支持下,用腳步丈量地都鎮土地,用心感受鄒堂文化古韻。“以知為瓦,以行搭橋”,實踐隊將會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結合自身優勢,從基礎建置修繕、文旅資源挖掘、旅行路線及衍生產品開發和數字化運營等具體策略構建專業方案,為休閑旅游與古村落的融合發展建言獻策,以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