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好2023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根據《關于開展2023年貴州農業職業學院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要求,7月16日,“點點熒光,照亮夢想”支教志愿服務隊進行了一系列授課服務。服務的主題是“動身,動腦,動精神”,對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的孩子進行新思想、新理念的教育,讓孩子們有更加長遠的眼界和豐富的未來。“滾動的石頭不長青苔,運動的身體青春常在。”在驕陽下,孩子們揮灑著最閃耀的光,操場便是他們的舞臺。
為提高孩子們鍛煉的質量,志愿老師在組織形式及內容編排上進行改革,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孩子們鍛煉體質、發展能力;顒硬捎眯F隊的形式進行體育活動,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支教團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把體育教學寓于有情節、有角色、有競賽的新穎生動的游戲之中,有目的有計劃的增強學生體質。
(大課間活動)
動身除了可以通過體育項目來體現,還可以通過舞蹈。舞蹈就是以音樂的律動帶動著孩子們身體活動,有了音樂的融入,孩子們的興趣也得到了提高。志愿者們最終選擇了“感恩的心”作為課程內容,孩子們用這質樸而又真誠的“肢體語言”向全體傳播愛的力量。
(志愿者教孩子們音樂舞蹈)
本次活動除了"動身”部分,還有"動腦”。志愿者老師精心準備了手工課和益智游戲。手工課以“剪紙賀卡”為主題,孩子們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做出了許多精美的作品,開發了孩子們的想象力和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
力。益智游戲則讓孩子們在娛樂中開發潛能,提升競爭意識。
(志愿者與孩子們共同制作手工作品和玩棋類益智游戲)
開發大腦的同時也要陶冶情操,在美術課程中,志愿者選擇了“美麗的家鄉”為主題,同學們通過畫筆在白紙上作畫,抒發出自己心中所想,畫出了一幅幅美麗的家園。

(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繪畫)
通過課程和活動的精心安排,學生們在動身和動腦的過程中達到動精神的目的。“感恩的心”教會他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美麗的家鄉”讓他們感悟綠水青山之美;棋類活動增強學生的思維;剪紙活動增強了實踐意識。志愿者在支教期間,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