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的農村需要大學生去發揮聰明才智、運用科學文化知識的廣闊天地;大學生也需要到農村去,在服務農民群眾的實踐中可以進一步地接觸社會,了解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提高全面素質,走正確的成長成才道路。為此,青島科技大學“訪聚瑯琊沂水之畔,共筑鄉村振興之帆”團隊趕赴山東省臨沂沂水縣進行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團隊于2023年7月17日在馬家崖村開展紅色話劇展演和紅色宣講活動。旨在傳承紅色精神,豐富當地村民精神生活。

2023年7月17日,一支懷揣夢想的團隊站在臨沂沂水縣馬家崖村村民面前,用動人的演繹為村民展現了抗日戰爭中一革命戰士私自離家趕赴革命戰場為摧毀地方通訊設備不幸犧牲的故事,故事體現出革命前輩們為了理想與信念不懼犧牲,舍小我為大我的高尚品質。在新時代,我們更應當傳承偉大的紅色精神,具有不畏犧牲,勇于自我革命,銳意進取的精神。而對于現有鄉村,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同樣需要實現文化振興,擁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是鄉村脫貧致富的關鍵,需要傳承紅色經典,共筑強大的精神體系。

隨后團隊成員為村民們進行了紅色宣講,宣講內容正式抗日戰爭中所展現的偉大精神。抗日戰爭中所體現的精神從其構成上抗戰精神是由多種具體的民族精神和優秀精神品質所構成,諸如愛國主義精神、民族奮斗精神、民族堅韌精神等。內涵上的深刻性。抗戰精神內涵上的深刻性,一方面,是由于抗戰精神所依托的中華民族精神的歷史底蘊的深厚性;另一方面,是由于抗戰精神經過了血與火的考驗且在實踐中不斷地得到現實的深化,是中華民族付出沉重代價后換來的。面貌上的新穎性。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在抗戰時期的時代體現,同時也是抗戰時期的歷史產物。本質上的民族性。抗戰精神所反映的中華民族的民族特性,是中華民族各族同胞的精神品質和精神風貌在抗戰中的集中體現。
村民們在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到了紅色精神的力量,團隊成員的大學生們用自己的方式在新時代繼續傳承著紅色的火種,將自我所學運用于社會實踐,鍛煉了個人的能力,豐富了個人的社會經驗,為投身偉大社會主義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