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7月2日電(通訊員盧楊 續妍薇)2023年7月,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人文傳媒學院“知行合一”實踐團隊,前往南京市浦口區落橋社區進行調研,針對該社區所開展的“張老大葡萄采摘園”進行深入調研。團隊綜合運用了文獻研究法、實地調查法、訪談調查法,了解葡萄采摘園的種植方式以及葡萄采摘園對于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將其推廣出去,讓更多類似于落橋社區發展的社區借鑒其發展方法,從而高效提高當地發展。

圖為張老大葡萄采摘園 通訊員盧楊供圖
“張老大葡萄采摘園”雖名為葡萄采摘園,但實際上呈現出復合式生產,還種植了桃子、西瓜、香瓜等農作物和飼養了雞鴨等家禽,這些家禽所產出的雞蛋鴨蛋也作為一種銷售產品面向市場。其中葡萄主要在大棚進行種植,大棚內配備了調節溫度的設施,也包括滴灌技術、嫁接技術的運用使其葡萄能夠錯峰上市,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此外,種植人員還通過“實驗果”來探究最佳種植方式,使當地陽光葡萄顆粒飽滿、產量較高。

圖為令人垂涎欲滴的陽光玫瑰 通訊員盧楊供圖
除葡萄外,水蜜桃、蘋果梨等農產品都是露天種植,大多種植在地勢較高的河壟上,既方便引水灌溉,也可以及時排水。
“張老大葡萄采摘園”的發展助力社區經濟發展,首先給當地農民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葡萄園的建設和管理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包括土地準備、種植、收獲、加工等環節。這為社區創造就業機會,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降低了就業壓力,改善了居民的經濟狀況;其次該特色產業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如餐飲業、旅游業等。這些產業的興起將吸引更多的投資和就業機會,為社區帶來經濟增長和發展;同時,葡萄采摘園還促進了落橋社區農村旅游發展:葡萄園旁邊還種植了花海供前來采摘葡萄的游客進行觀賞留念,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因而助力了落橋社區的環境治理帶動;“張老大葡萄采摘園”還提升了社區農民的收入水平:葡萄園經過培訓和技術支持,提高了農民葡萄種植和管理的技能,因而提高了葡萄以及其他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增加了銷售收入。除以上之外,“張老大葡萄采摘園”很好地傳承了地方文化和鄉土特色:葡萄的種植過程、農民的生活方式和傳統習俗等都可以成為社區文化的一部分,吸引更多人來了解和體驗,從而進一步提高了社區的經濟收入。
“張老大葡萄采摘園”一直致力于落橋社區的經濟發展,帶動著當地農民發展創新,傳承鄉村特色文化,促進鄉村一體化發展,提高落橋社區的發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質量,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共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