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靚麗五岳新景,譜美好鄉村樂章。7月6日,福建農林大學鄉村振興學院赴漳州市華安縣五岳村實踐支隊在學院黨委副書記陳玲鳳等人的帶領下,圍繞“鄉村振興,規劃先行”主題,組織實踐隊成員開展實踐。

圖為福建農林大學鄉村振興學院與鄉鎮政府工作人員進行會議
實踐隊首先前往新圩鎮政府,與鄉鎮政府工作人員進行面對面訪談,雙方主要針對新圩鎮鄉村振興難題、鄉村振興規劃以及未來發展展開交流。鄭大勇書記在講話中強調,當前,新圩鎮人才外流情況突出,鄉鎮品牌建設力量薄弱,正處于急需合理鄉村規劃的關鍵時期。

圖為鄭大勇書記會議發話
同時還指出希望密切新圩鎮與福建農林大學的聯系,在為新圩鎮輸送人才、提供鄉村振興規劃方案的同時,幫助福建農林大學學子取得更多寶貴的實踐機會。新圩鎮政府人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攜手福建農林大學鄉村振興學院在校地共建、社會實踐教育、鄉村振興規劃等方面加強務實合作,搭建有效載體,推動更多福建農林大學青年人才成為華安縣鄉村振興的“合伙人”。
學院黨委副書記陳玲鳳作為此次實踐隊指導老師,在本次會議上發表了詳實凝練的講話。陳玲鳳老師首先感謝了新圩鎮政府領導對于此次實踐活動的支持以及肯定當地政府對新圩鎮鄉村振興的態度;

圖為陳玲鳳老師講話
接著,陳副書記詳細介紹了福建農林大學鄉村振興學院的具體情況并提出希望借鑒中國農業大學相關做法,與新圩鎮攜手共進,助力新圩鎮人才振興,最后,陳副書記表示對此次華安縣新圩鎮政府和福建農林大學鄉村振興學院實踐隊合作的肯定與期待,表明希望借助此次機會,搭建校地合作的橋梁,在人才培養、鄉村振興、產學研融合等諸多方面開展合作,促進雙方互相交流、互利共贏。
之后,新圩鎮政府人員和實踐隊一同前往五岳村村委會,與當地村干部就五岳村發展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千秋基業,人才為先。駐村第一書記詹麟杰在交流中提到,當前五岳村人才不足,地理優勢尚未充分挖掘,從而達到村莊發展的瓶頸。因此,詹麟杰希望建設校村共建模式,發揮鄉村振興學院的學科優勢,按需引才,賦能當地鄉村振興。

圖為五岳村村委會會議
為進一步完善五岳村鄉村振興規劃工作,規劃師林家俊提出三個“高度”:領導有高度、村民有溫度、鄉村振興有力度。他指出地方領導需不斷學習沉淀,借助他人經驗總結,提升自我認知的前瞻性和縱深感;心向往之,行必能至。在交流中,“規劃”和“發展”兩詞的高頻出現,體現了校地雙方對于五岳村鄉村振興的高度重視,合力譜寫五岳村美好發展藍圖。
交流完畢后,實踐隊前往官畬村,民族元素同藝術建筑的融合,為靜謐的官畬村注入鮮活動力,同時從中獲取五岳村發展靈感。

圖為官畬村風景圖
在新圩鎮和鄉村振興學院的交流碰撞中,針對當地發展屏障,學院黨副書記陳玲鳳提出學習“科技小院”、“一班一村”等模式,攜手學院和當地人才,持續健全和完善發展規劃。同時當地領導表示愿與學院和衷共濟,攜手擘畫新圩鎮的鄉村振興藍圖,為新圩鎮進一步發展奮楫揚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