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日照7月1日電(通訊員 王雅琴) 為倡導綠色生態、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讓“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增強城市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隱入塵煙”實踐隊于2023年7月1日開展暑假調研活動,深入山東省濰坊市寒亭街道萬春園社區在當地居委會成員的帶領下,了解當地垃圾分類具體情況。
走進社區服務中心 了解垃圾分類現況“隱入塵煙”社會實踐隊于7月1日到達濰坊市寒亭街道萬春園社區,為更好的調查當地垃圾分類發展狀況,推進社會實踐進程安排,實踐隊員就當地社區垃圾分類情況進行采訪調查,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詳細了解了萬春園社區垃圾分類基本情況的以及目前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居委會成員表示:“垃圾分類的政策現行推行的時間短,社區在這方面的工作還處于剛起步階段,居委會現在工作重心是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力度,優化社區垃圾分類裝備,同時找到更適合當地居民宣傳方式,向居民科普更多垃圾分類的知識。”實踐隊員走進社區并與當地居委會成員深入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社區成為下一步城市社區建設的重點任務,尤其是垃圾分類的普及和優化垃圾分類方式。讓社區居民都切實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為更好的探討社區垃圾分類狀況,實踐隊員在工作人員的幫助及指導下,在社區中切身體驗,同當地居民一起實踐垃圾分類。

圖為寒亭街道垃圾分類歷程。中青網通訊員 馬晨旭 供圖
深入社區調研 普查垃圾分類形式在社區的實際調研中,實踐隊員發現社區垃圾分類存在一定問題。實踐隊通過在社區展開問卷調查,并邀請相關群眾參與其中,了解到,實際上社區居民對垃圾分類處理基本上都了解過,但居民們對垃圾分類的理解卻十分淺顯,在實際生活中居民對生活垃圾處理過于簡單分類,一般都是直接扔進垃圾桶中。在調研過程中,張女士提到,“雖然咱們小區也宣傳了有關垃圾分類的相關方式,但是我們大家在扔垃圾的時候卻沒有特別地去遵循分類方式,一是關于垃圾分類具體知識沒有認真了解和具體掌握,二是社區沒有進行大量的普及,垃圾分類單純依靠居民自身沒有更高級的智能化的設備輔助,三是我們也沒有那么嚴格地被把控扔垃圾的方式。”
為了讓社區居民更好的了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以及相關知識,切實提高可行性,實踐隊成員在與居委會溝通后,在社區內進行關于垃圾分類相關知識解答,讓垃圾分類觀念深入人心。社區居民們也積極參與,就垃圾分類提出了有關問題,實踐隊成員通過通俗易懂的講解現場為他們解答疑惑,讓社區居民更加了解垃圾分類的好處和做法,有效推進了社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結合當地實際 宣傳垃圾分類新形式隊員們在走訪過程中注意到,社區中垃圾分類設施簡單,在分類站的周圍也沒有張貼著各種各樣的有關垃圾分類的意義、如何進行垃圾分類以及當前針對垃圾分類所采取的措施的宣傳海報,因此社區對垃圾分類的宣傳和普及力度遠遠不夠。所以在社區宣傳方面,實踐隊認為不僅要通過張貼各種海報,以文字和圖片的形式讓垃圾分類的科學知識變得更加的形象和直觀,讓居民們更容易接受這些分類常識,而且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比如以村委會的名義建立官方賬號,利用短視頻平臺來錄制一些宣傳小視頻,或者是編寫一些垃圾分類的順口溜,讓居民們潛移默化中掌握這些分類的常識。
此外,為加大居民對垃圾分類的了解,實踐隊員向居民分發垃圾分類的相關宣傳傳單,加大弘揚綠色的垃圾分類方法,讓垃圾綠色分類處理深入每一戶居民心中。
萬春園社區不斷高效推進綠色生態、健康環保建設,但實踐隊員通過調研發現,居民們對垃圾分類的理解卻十分淺顯,在實際生活中居民對生活垃圾處理過于簡單分類。如何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真正走進群眾的心坎上,是萬春園社區下一步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實踐隊員通過實地調研與討論,向當地社區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創新宣講和活動開展相關科普,以人們樂于接受、喜聞樂見的形式宣講環保方式,不斷提高村民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