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大學生常常在知識理論的海洋中遨游,因而犯下只重視理論學習,忽視實踐環節的錯誤,借此寒假空閑時間,我們大一一行人一同來到了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向陽鎮楊村考察當地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狀況。
本次寒假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嚴密,規劃有序,1月12號,團隊通過線上的形式討論活動實施方案,明確調研流程、注意事項、成員分工等,切實做好疫情防控,確保活動的順利展開。
1月14號上午,團隊成員在安徽宣城市宣州區向陽鎮楊村集合完畢后,與村委書記會面。在村委書記的帶領下,成員參觀了楊村內部鄉村街道設施以及特色文化旅游景點。感受到楊村秉持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堅持做到了生態宜居。
實地調研中,我們了解到,當地政府十分重視文物修護與旅游業建設,讓舊文物煥發出嶄新的生機與活力,當地產業也更加趨于多元化發展,帶動當地產業興旺,居民增收,生活富裕。
在采訪中,當談到脫貧攻堅對當地居民帶來的深切影響時,當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黨員同志情不自禁地開始侃侃而談,“那些沒有子孫的人全部都安排有人照顧;公路每家每戶都送到了,農田都承包到個人,每家每戶都買了小轎車。房子和路都造了,還搞了居民點。前兩年的收成比以前好了許多,以前飯都不夠吃,現在飯多的都吃不掉,渠道都開發變成了地下渠。生活質量比以前好許多,生活水平提高了,水利建設搞的好,像溝和渠道都弄得好。自己的養老問題不需要子孫負擔。”從1986年開始,我國便開始實施有計劃、有組織、大規模的農村扶貧開發,勵志讓人民群眾解決溫飽問題:進入21世紀后,我國扶貧開發的戰略重點開始從解決溫飽為主轉入鞏固溫飽成果、加快脫貧致富的階段。再到2021年,我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解決了人民群眾的貧困問題。
鄉村振興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正如習總書記所言:“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廣大人民學子要在實踐中更加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工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