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8日至2023年2月2日,由大連理工大學宮榕憶、李驍、安政旭、鄭潔如、藍楊柳、喬越、張頌、張一心、張楚翎9位同學組成的“農科興·生態美”社會實踐團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走進山東省濱州市,通過問卷調研、實地考察和采訪相關人員等方式,對當地的科教興農戰略的實施、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進行深入了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帶動身邊人加深對科教興農的認識,助力鄉村振興。
一、結合當地農業發展,加深科教興農認知。
實踐團從“強化科教興農,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出發,了解現代農業。會議中以濱州市惠民惠農政策為切入點,介紹了濱州市近年來農業發展的三大突破、四項措施,并學習二十大鄉村振興戰略的措施與實施成果,感受科教興農對鄉村振興的深刻意義。同時,實踐團成員通過對不同社會人士采訪,了解到社會群眾普遍對于未來現代化農業發展充滿信心。
學習濱州市惠農政策和二十大鄉村振興戰略

采訪社會社會人士對科教興農的看法
二、探訪鄉鎮企業與科技園區,感受現代農業。
在1月29日至2月1日,實踐團先后探訪了智慧農業示范園、惠民原耕、鑫誠莊園、果蔬種植基地和食用菌產業示范園。智慧農業示范園像我們展示了無土栽培技術以及各類現代化農業設施,展示了當今農業的現代化與多樣性;惠民原耕合理利用當地特色農產品,采取“線上+線下”的銷售模式打造當地優質農業品牌;鑫誠莊園采取中央控制系統來營造適宜環境,通過旅游觀光轉化經濟效益;食用菌展業示范園充分利用當地食用菌產業基礎,助力鄉村振興。科教興農不僅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更助推了企業的發展和脫貧攻堅的實現。產業扶貧是推動扶貧由“輸血”向“造血”轉變的新動力,而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更是推動產業扶貧的發展重要力量。
智慧農業示范園參觀學習

惠民農耕企業調研

實地走訪食用菌產業示范園
在科教興農戰略的實施下,我國的脫貧攻堅任務也得到了極大地推動。許多原本貧困地區通過種植改良農作物、采取大棚培養技術,產量得到了極大地提高,帶動了人們收入的提高。大家表示,作為青年,首先就是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個人能力。 其次,勇于承擔時代與社會賦予的責任,將個人發展融入祖國社會的發展,將個人成長融入祖國社會的成長,樹立扎根基層、服務百姓的意識,將來為我國的美麗鄉村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