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時代之歌,“秀”出振興新畫卷。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為深入了解脫貧攻堅成果、鄉村特色產業情況,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曲阜師范大學“黑墨成文,綠野振興”實踐隊于12月28日赴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進行實地走訪調查,深入了解當地水果產業發展情況。作為實踐隊的一員,在此次實踐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國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成果。鄉村氣象新,人民的幸福感在不斷增強。
28號早上準備就緒后,我們乘車到達了百坭村,映入眼簾的分別是三塊寫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百坭村“紅旗村”簡介紅欄。一棟高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新建部辦公樓坐落公路旁,描繪了一幅社會主義新農村生機勃勃的畫卷。我能感受到黃文秀的優秀品質已經融入到百坭村的各個角落,百坭村“秀”出振興新畫卷。

圖為百坭廣場風景。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怡捷 攝
百坭,在壯話里就是泥多的地方。而今日的百坭,已經不再是文秀踏過的泥濘路,走進村中,一棟棟新樓房盡收眼底,走在百坭村的道路上就仿佛徜徉在城市的別墅區,一棟棟白墻灰瓦的房屋錯落有致,棧道、花壇、布局有序,寫著不忘初心、民族團結的立體浮雕隨處可見,各類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我和我的隊員開玩笑到:“這比我們城市的小區還要豪華呀!”隨后我們看到小孩們在娛樂設施場地歡樂嬉戲,老人們休閑地在門口聊著天曬著太陽,他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一派欣欣向榮,安居樂業的畫面。此情此景,讓我不禁想到了桃花源記里的“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往前走,來到了百布屯,一所文秀幼兒園把我們給吸引住了。村里建設一所幼兒園,讓村里的孩子們也能得到教育,這是文秀同志未了的心愿,如今文秀的愿望實現了。讓我回憶起文秀同志在駐村筆記中寫到:“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樂。”是的,30歲,正是芳華燦爛的年紀,而她告別繁華,選擇泥濘。想到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讓我愈發感受到身為新一代青年的使命感,也讓我對基層貧困鄉村的現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鄉村的未來,在教育,更在人才。

圖為實踐隊員和農民了解砂糖橘發展情況。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怡捷 攝
走著走著,一陣陣橘子的清香隨風而來,隨后我們便看到有許多農民正在忙著對砂糖橘進行裝箱搬運,旁邊還有一些賣砂糖橘的農戶,他們十分熱情的問我們:“嘗一嘗我們百坭村的砂糖橘啊,很甜的!”我便上去問到:“叔叔,今年砂糖橘收獲這么多,收益應該很不錯吧!” “砂糖橘現在基本上已經都賣完了,收益比從前好多了!”村民開心地回答我。沒錯,這就是百坭村產業收獲時的真實寫照。一串串砂糖橘,像小燈籠一樣垂掛在枝頭,個個都十分飽滿,色澤亮麗,皮薄汁多,看起來十分的誘人。香甜的百坭砂糖橘,鋪就致富振興路。

圖為實踐隊員在親自采摘砂糖橘。 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劉怡捷 攝
走在百坭村,文秀同志“長征中,戰士死都不怕,在扶貧路上,這點困難怎么能限制我前行,作為第一書記,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話語時時縈繞在我的耳邊。
寫到這,我仿佛又看到文秀同志的笑容了,看到她扎根百姓,親力親為的背影了。她是百色大山最絢麗的一抹彩霞。
“什么是青春,什么是奮斗?”“什么是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黃文秀用無悔的選擇,給出了令人景仰的回答。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應該積極投身國家和人民的事業中去,譜寫新時代的青春之歌,走好我們的長征路。(通訊員 劉怡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