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獻禮,科技助農——塔里木大學農學院志愿服務隊開展科技助農實踐服務活動
(通訊員 李貞 鄒德秋)全球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新疆是我國重要的商品棉生產基地,兵團又是新疆棉花產業的支撐地,生產了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棉花。依靠這樣的背景條件與優勢,7月6日,塔里木大學農學院“塔之源,興夏鄉”科技支農團隊赴阿拉爾市棉花主產區十團六連開展了實踐調研活動。團隊由8人組成,其中包括指導教師2人,在校碩士研究生6人,在十團六連的棉田、村委會、農戶居住地等多處走訪調查。對棉花的病蟲害、灌溉方式、種植模式、棉花產量等進行了綜合調查。
調研期間,團隊成員了解到,相比其他農作物來說,棉花天生“嬌氣”,極易發生蟲害,導致大幅減產。因此對于農戶來說,“蟲口奪棉”至關重要。現階段在棉花種植區可以通過蟲情監測儀遠程上傳數據,且能精準識別蟲體數量及種類。對于病蟲害防治,此時期病蟲害多為蚜蟲。棉花蟲害防治以盲蝽象、斜紋夜蛾、紅蜘蛛等病蟲害為主,如果做好病蟲害監測防治工作,前期病蟲害發生較輕,到7月中旬如果不出現嚴重的病蟲害,今年的棉花應該會豐收”高書記說。
通過采訪棉農和進入棉田實地調研,團隊了解到棉花的灌溉一般采用東部地區罕見的滴灌方式—水通過一條條管道運輸,滴到田壟的塑料膜上,從而最大限度地控制水量。棉花田間管理也會因地制宜抓抗旱,做到以水調肥,以水促肥,確保棉株生長對肥水的需求。正是這樣的方式,讓干旱少雨的新疆戈壁上,出現了萬畝良田。在這里,水是最寶貴的,每一滴水都與田間的每一點綠意緊密相連,它就是新疆人的希望。
在棉花產量分析方面,該連隊去年播種品種60%為塔河2號,平均畝量達到了409公斤,在今年該連隊全部播種塔河2號。目前,根據棉花長勢預估棉花平均畝產量將高于去年。訪談農戶說到。
同時,團隊了解到去年,很多棉田的減產幅度在50公斤/畝。究其原因,一是部分棉區在今年春季出現低溫、降雨與大風天氣,推遲了棉花種植時間,同時還造成部分棉田重播;二是部分棉農為了讓棉株多結棉桃,在進地管理時打頂不及時,隨后礙于光照不足和氣溫下降較快,棉株貪青;三是在棉花生長后期,光照不足,不利于棉株頂桃吐絮。 相比去年,現階段六連棉花生產穩定,春播時間略有提前,棉田出苗良好。今年天氣條件明顯好于去年,棉農補種的面積和次數也顯著下降。現在預測棉花產量為時尚早,但是依據現在棉苗的生長情況,只要后期天氣基本保持正常,今年六連棉花產量就能得到保障。
此次調研,團隊一行實地查看了第一師十團六連棉花品系,以及棉花的長勢情況,對棉花的播種、生長、保苗株數、病蟲害生物防治、灌溉技術等,進行了綜合調查,并對調查情況認真記錄分析。此外,小隊還了解了棉花的種植方式、種植流程和采集方式等 。通過調查,團隊對不同品系棉花的栽培生長情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掌握了新技術應用下采取的植棉模式及綜合植保技術,為研究推廣新品種、綜合防治和新的生產管理模式打下了基礎。也為后期團隊開展助農宣講工作,做足了理論支撐。
時間:2022-09-15 作者:多彩大學生網 來源:多彩大學生網 關注:
- 厚植“三農情懷”,推進鄉村振興
- 為響應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從容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必須著眼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穩住農業基本盤
- 09-15
- 走進魅力永西,助力鄉村振興
- 在講解員孫德忠帶領下實踐團進行系列展館參觀,學習溫水鎮的總體布局,村莊一村一規劃以及特色果蔬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輻射作用
- 09-15
- 溫往昔紅色歷史,感今朝鄉村振興
- 山東理工大學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情系三農,振興鄉村”實踐團赴臨沂市平邑縣展開“溫往昔紅色故事,感今朝鄉村振興”活動。
- 09-15
- 調研科技賦能,助力鄉村振興
-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只有實現鄉村產業振興,才能更好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
-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