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為了深化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宣傳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與飛行學院20級飛行技術專業學生結合北京本地紅色資源和國防軍工文化資源,開展了重走紅色足跡、追溯紅色記憶、挖掘紅色故事、體悟紅色文化的活動,于2022年7月20日前往長辛店二七紀念館開展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古樸典雅的長辛店二七紀念館,矗立于北京長辛店花園南里甲15號。紀念館為老北京四合院布局,中式門樓頂部和房檐處,以金黃色琉璃瓦裝飾,古脊明柱,水刷石鑲襯,配以清水磚墻,蒼松翠柏中渾然大氣。在許多人心中,這里保存著中國工人斗爭史上寶貴的精神財富。長辛店工人運動是中國先進知識分子與工人群眾相結合
長辛店工人運動是中國先進知識分子與工人群眾相結合、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起點與典范。在北京永定河西、盧溝橋畔,千年古鎮長辛店,如今是見證中國早期工人運動的標志性遺產。
沿長辛店老街步行,一個個承載歷史記憶的名字映入眼簾:工人夜班通俗學校、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長辛店工人俱樂部、二七慘案長辛店發生地……長辛店二七紀念館更是我們走進那段歷史的窗口。京漢鐵路北起北京前門西站,南至漢口玉帶門車站,全長1214.5公里,由清政府向比利時貸款、比利時承建。
1905年鄭州黃河大橋工程完工,京漢鐵路全線貫通,立鐵碑以志。鐵碑上半部鑄有兩龍飛舞圖案,中間鑄有建造者、通車時間及參加落成典禮人員姓名,下半部用法文書寫。鐵碑與模具承載著中國人筑路強國悲壯史,是長辛店二七紀念館鎮館之寶。這里還陳列著勞動補習學校的油印機、長辛店鐵路工人罷工的火車汽笛等文物,生動講述著長辛店鐵路工人在共產黨領導下發展工會組織、爭自由爭人權的崢嶸歲月。1922年8月,長辛店工人俱樂部向京漢鐵路局提出增加工資、實行八小時工作制、每星期休息一天等8項要求,未得到答復。8月24日,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主任鄧中夏領導長辛店鐵路工人在娘娘宮舉行罷工。長辛店工人俱樂部是1922年長辛店鐵路工人罷工、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指揮部。長辛店二七紀念館珍藏著一枚鑄造于1921年的長辛店工人俱樂部證章。長辛店1000多工人乘列車開到前門西站談判,京漢鐵路局最終答應了工人所有要求。工人們在復工后開往武漢的第一輛火車頭上,掛上一面“慶祝長辛店罷工勝利”大紅旗,一路飄揚到漢口。罷工風潮在長辛店這個“風暴眼”驟然升起,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呼嘯而來。黨領導和組織的工人運動,顯示出中國工人階級堅定的革命性和堅強的戰斗力,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政治影響,為黨同其他革命力量合作,掀起全國規模的大革命準備了條件。走進長辛店二七紀念館,重溫那一段如火如荼的工人運動,追溯中國共產黨的起源,更多的感慨,是北京共產主義組織成立之后,選定長辛店作為突破點,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工人運動相結合,開展各種形式的經濟斗爭與政治斗爭,從理論探索到社會實踐的偉大歷史過程。“北方的紅星”,長辛店工人運動成為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階級結合的典范,為最終創建中國共產黨提供了更多條件!

“這次的參觀,讓我重新認識了革命先烈們勇于奮斗與不怕犧牲的精神,也使我懂得了今天的安定生活來之不易,讓我更懂得珍惜今日的一切;他們的精神也深深的震撼我,那將是一筆激勵著我今后繼續前行的財富。60多年過去了,我們一定要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學習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斗的風范和偉大艱辛的革命精神,提升時代責任感和求實精神,始終圍繞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繼承革命傳統,學習抗日軍民的革命精神,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扎實工作、奮力拼搏、開拓創新,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無愧于祖國、無愧于人民、無愧于革命前輩的新業績,忠實履行新世紀、新階段共產黨員肩負的歷史使命,緊密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為推進中華名族偉大復興,添磚加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與飛行學院的學生說出了自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