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電(通訊員 張雨)專精特新,產業升級是當今中國小微企業的發展之路。7月14日-17日,合肥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技賦能,材料興國”暑期實踐團隊前往滁州市南譙區中心蘇滁高新區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參觀高新企業、拜訪工大校友、調研當地百姓,來踐行合肥工業大學“厚德、篤學、崇實、尚新”的校訓,弘揚“工業報國”精神。
為積極響應國家在新材料產業上的號召,探尋新型材料與新工藝,合肥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技賦能,材料興國”暑期實踐團隊于7月14日來到了滁州市南譙區中心蘇滁高新區。圍繞第三代永磁材料釹鐵硼制備工藝,以釹鐵硼為原料的注塑工藝與注塑元器件及組件的研發設計,新一代5G基站的電機轉子制作工藝等相關內容,團隊開展了為期4天的研學活動。
探尋新型材料,改進繁瑣工藝7月14日-15日,團隊成員在蘇滁高新區依次參觀了麥格昆磁磁性材料(滁州)有限公司,名杰磁業磁性材料有限公司,榮騏磁業材料有限公司三家企業。在相關負責人的介紹下,團隊對產品原料、工藝流程、車間生產流程以及產品應用進行了深入了解。成員們積極提問,不僅對生產工藝有著濃厚的興趣,并且還心系祖國,對于企業所面對的技術壁壘,工藝限制以及與外國同類企業相競爭的短板進行了調查分析。例如,我國國產的磁性材料就存在顆粒大、大小不均勻、生產精度不夠等問題而長期依賴于日本與加拿大的進口磁性材料。特別地,團隊部分成員還在企業進行實習,請教企業工人師傅對于磁性材料未來發展趨勢,從而使團隊成員加強對材料學科的理解,有利于對自身未來就業規劃,力求深入一線,了解在實際生產應用中企業所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圖為團隊成員在技術顧問幫助下了解電機轉子工業流程。通訊員 項楷琦 供圖
學習工大校友,傳承報國精神在此次實踐活動中,團隊收到了來自滁州當地實習、創業的工大校友不少幫助,他們展現出的工大精神與勤奮踏實、團結協作的美好品德感染著團隊的每一名成員。從他們身上團隊成員不僅能感受到學習生活中的親切熱情,也能感受到工作時的務實嚴謹。其中安徽名杰磁業科技有限公司高管文達敏在交流中談到合肥工業大學的學生對于創新創業十分熱情,中心蘇滁高新區的許多企業都是工大學生創辦的,工大學子為國家的發展賦能,弘揚工業報國精神,在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圖為團隊成員與工大優秀校友楊雷進行交流。通訊員 張雨 供圖
走訪當地居民,了解百姓看法7月16日-17日,團隊對滁州市高新區周邊居民進行走訪,了解當地居民對于企業發展與對當地環境污染等問題的看法,最后通過問卷調查得知大部分百姓對于當地企業在環境治理方面持積極態度。除此之外,團隊成員還與滁州當地的環境保護局就行電話聯系從而具體了解相關企業對于滁州當地環境的影響。為響應十九大中“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這一主題將企業建設前與建設后的環境做對比發現問題,并同當地政府結合企業對當地經濟發展的貢獻,對企業提出合理的建議。
圖為團隊成員在滁州市高新區周圍走訪調查。通訊員 陸軍權 供圖
本次實踐活動讓團隊成員們進入企業,直觀地了解了工業生產,企業文化,經濟發展及我國材料科技領域在生產實踐中所面臨的壁壘與難題,經過一系列深入工廠車間流水線的學習,將團隊成員的專業知識“學以致用”,動手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幾天的團隊生活中,不僅培養了團隊的凝聚力,成員個人的綜合素質也得到了提高。在與企業的管理人員以及相關科技工作者的對話中,成員們更加清楚地了解了科技創新在國家戰略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團隊成員將不斷踐行“工業報國”的精神,為“材料興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團隊成員在麥格昆磁磁性材料(滁州)有限公司研習時的合影。通訊員 鄧卜峰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