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對象:田菊正畢業于塔里木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西部計劃服務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十四團黨政辦公室,即將任職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國庫支付中心;伊則孜·吐爾洪畢業于塔里木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生物技術專業,西部計劃服務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皮山農場的醫療保障局,現任職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四師皮山農場中學。
當塔里木河的清波浸潤著戈壁,當昆侖山的晨曦灑滿綠洲,西部大地總在孕育著別樣的青春故事。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廣袤土地上,田菊正與伊則孜·吐爾洪,以西部計劃為紐帶,將校園里的理想種子播撒在基層沃土,在服務中扎根,在歷練中生長,書寫著屬于青年的成長答卷。
2025年7月6日,塔里木大學“薪火西行記”西部計劃校友尋訪團與西部計劃志愿者田菊正、伊則孜·吐爾洪進行線上尋訪活動。
在尋訪中,志愿者田菊正表示道,基層工作的日常雖多在同事帶領下推進,但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讓他感受到團隊的溫度:參與話劇排演時的創意碰撞,五四青年節里共同籌備聚餐的協作分工,伙伴們親手烹飪的家常菜香,都成為記憶里溫暖的注腳。工作中,前輩的悉心指導更讓他倍感踏實,“遇到業務難題時,領導和同事總會拆解流程、耐心講解,從報表填寫到政策解讀,手把手幫我跨過一個個門檻。”這份傳承的力量,讓他在陌生的崗位上快速成長。
三年基層經歷,讓田菊正對行政運轉與基層治理有了深刻認知:“就像讀懂了一本厚重的書,這里的每一項工作都連著群眾需求,每一個流程都藏著治理智慧。”他認為這段經歷是人生的“必修課”,無論未來走到哪里,這份對基層的理解都會成為工作的底氣。對于學弟學妹,他真誠建議:“西部計劃是銜接校園與社會的絕佳橋梁,尤其對想考公考編的同學,在這里能提前熟悉政務邏輯,積累的經驗會成為最珍貴的‘敲門磚’。”

(圖為志愿者田菊正查閱檔案照片)
從志愿服務到教書育人,伊則孜·吐爾洪的軌跡同樣閃耀著堅守的光芒。伊則孜·吐爾洪在基層歷練中不僅參與過政策宣傳、群眾服務等工作,更在與基層群眾的朝夕相處中,錘煉出耐心細致的處事能力,如今已成為皮山農場的科學課教師兼班主任。“當時只是想看看更廣闊的世界,沒想到這段經歷讓我找到了職業方向。”在教育崗位上,他將志愿服務中習得的耐心與細致融入教學,用科學知識點亮孩子們的眼睛。雖與其他西部計劃志愿者偶有交集,卻因工作變動疏于聯系,但這份“同路人”的默契,始終藏在心底。

(圖為志愿者伊則孜日常輔導學生課業照片)
志愿者田菊正與伊則孜·吐爾洪的故事,如兩株向陽而生的白楊,在西部的風中舒展枝葉。他們的經歷印證著:西部計劃不僅是青春的“試煉場”,更是理想的“播種機”。當更多青年帶著初心奔赴而來,這片土地必將收獲更多成長的果實,讓青春之花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出愈發絢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