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25年7月3日,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紅色廬陵”愛國主義教育實踐團懷著崇敬之心走進吉安縣安塘鄉清江紅色名村,在蘇維埃政府舊址內,斑駁的磚墻與珍貴文獻無聲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
紅色記憶:觸摸歷史的溫度
實踐團成員踏入蘇維埃政府舊址,重溫清江作為吉安縣蘇維埃領導中心的崢嶸歷程。從周冕、肖之鐸等先驅播撒革命火種,到曾山領導官田暴動;從1931年蘇維埃政權建立,到余秋里、肖望東等先輩的戰斗足跡,每一處遺跡都讓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信仰的力量。那面記載343名安塘英烈的墻壁(最小僅16歲),周冕烈士“血滋華夏起騰龍”的誓言,以及裴厚光一家“一門六烈士”的事跡,讓實踐團成員無不動容。
在安塘鄉志愿者服務站,實踐團成員體驗了紅色書吧的沉浸式閱讀與有聲圖書館的“聲”動學習。童心講解團的“三心”展示墻、老兵驛站的革命故事,以及文化活動室的日常場景,讓隊員們看到了紅色基因如何通過創新形式在新時代傳承發展。
站在蘇維埃政府舊址前,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紅色廬陵”實踐團全體成員合影留念。通過這次實踐,隊員們更加堅定了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使命的決心。大家表示,要將革命先輩的精神轉化為前進動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