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福建農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赴福州市長樂區“綠傘領航,數智惠農”實踐隊師生一行,前往吳航街道洋錦社區開展人工智能科普宣講和社情民意調研活動。
智慧課堂開講,點燃科技熱情
實踐隊走進洋錦社區,為居民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人工智能科普盛宴。活動現場,實踐隊員們化身“科技講解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有趣的案例,向小朋友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發展歷程和應用場景。從智能語音助手到無人駕駛汽車,從圖像識別技術到智能家居系統,一個個貼近生活的實例,讓原本晦澀難懂的科技知識變得鮮活起來。現場還設置了趣味拼圖挑戰,拼圖展現未來科技、虛擬現實場景,小朋友們動手拼接,仿佛觸摸到了未來科技的脈搏,大家熱情高漲,爭先恐后地舉手提問,與隊員們積極互動,現場氣氛熱烈而活躍。
深入調研民情,傾聽百姓心聲
在科普宣講的同時,實踐隊員們還開展了社情民意調研活動。他們走街串巷,向社區居民發放精心設計的社會調查問卷,圍繞社區治理、民生服務、科技應用等方面廣泛收集居民的意見和建議。隊員們耐心細致地向居民解釋問卷內容,認真傾聽他們的訴求和想法。
“希望社區能多舉辦這樣的科普活動,讓我們了解更多新知識。”“要是小區里能多一些智能便民設施就好了。”居民們紛紛暢所欲言,隊員們將這些寶貴的意見一一記錄下來,不僅為后續的實踐活動提供了方向,更將及時反饋給社區工作人員,助力他們深入了解居民需求,優化社區服務與管理。
倡導綠色生活,共筑環保理念
垃圾分類是建設美麗社區的重要一環。實踐隊員們將垃圾分類知識科普作為此次活動的重要內容,通過物品圖片展示和生動形象的講解,向居民詳細介紹了垃圾分類的意義、標準和方法。“廢舊電池屬于有害垃圾,要單獨投放”“廚余垃圾要瀝干水分再投放”,隊員們耐心地解答居民們的疑問,幫助大家糾正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類誤區。居民們認真聆聽,不時點頭表示贊同,紛紛表示今后會更加注重垃圾分類,為美化社區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趣味游戲互動,深化環保意識
為了讓垃圾分類知識更加深入人心,實踐隊員們精心設計了垃圾分類小游戲。游戲現場,模擬垃圾桶的投壺和各類垃圾卡片整齊擺放,居民們熱情高漲,踴躍參與。大家通過抽簽選取題目,隨后將代表“垃圾”的箭精準投入相應投壺。
“我來試試!”一位小朋友自信滿滿,抽到“過期藥品”卡片后,準確地將箭投進了“有害垃圾”桶,贏得了現場一片掌聲。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居民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加深了對垃圾分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進一步提高了環保意識。游戲結束后,隊員們為每一位參與的居民都送上了小禮品,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
此次活動不僅為洋錦社區的居民們帶來了豐富的科技知識和環保理念,也讓實踐隊員們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鍛煉了自身能力,增強了社會責任感。接下來,實踐隊還將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用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為建設美好社區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