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點,全體成員懷著崇敬與期待的心情來到了鄧小平故居,在一片翠意盎然5的環繞中,鄧小平同志銅像巍然矗立,我們駐足在這里,瞻仰這位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偉岸身姿,不由自主的想起鄧小平同志戎馬的一生。從年少求學革命到入黨參加戰爭,在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從主抓經濟建設到提出“一國兩制”,為改革開放的事業奉獻了終生。在陽光的照耀下,銅像熠熠生輝,仿佛在訴說著他的不凡事跡。此次活動,不僅是一次緬懷偉人的紅色之旅,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禮和精神的升華。
踏入鄧小平故居陳列館,莊嚴肅穆之感撲面而來。借助多媒體展示系統和震撼人心的電影,全方位、立體地展現出鄧小平偉大輝煌又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軌跡。展廳以時間為軸,清晰勾勒出鄧小平同志波瀾壯闊的奮斗軌跡:“走出廣安”單元中,那些記錄鄧小平家世、童年和少年讀書生活的文物、照片,展現出他早期的成長軌跡;“戎馬生涯”里,展現鄧小平同志從領導廣西革命斗爭到解放戰場的赫赫戰功,包括百色起義、龍州起義,以及作為劉鄧大軍政委指揮淮海、渡江等戰役;“艱辛探索”單元,能看到他為建立和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不懈努力;“非常歲月”展現他即使在特殊時期經歷挫折,依然心系國家前途命運復出后,他以非凡的膽略和勇氣,撥亂反正,推動恢復高考等影響深遠的決策;“開創偉業”則全方位展示他領導改革開放,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功績,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主要開創者。
在緬懷館內復原鄧小平北京故居的餐廳、辦公室等場景,展出其生前使用的實物,呈現生活化的偉人形象,灰布中山裝靜靜陳列在靠墻的展柜里,肘部的補丁泛著毛邊,袖口挽起的弧度仿佛定格了某個瞬間;玻璃罩下的搪瓷缸,沿口磕碰痕跡里嵌著淺褐色茶垢,“為人民服務” 的字跡被歲月磨得發淡。墻角的老式座鐘擺錘不緊不慢地晃動,滴答聲微弱卻清晰,似在丈量著時光的刻度。寂靜中,老式收音機偶爾傳出細微的電流聲,在空寂的廳內回蕩,恍惚間,仿佛時光深處傳來一聲輕咳,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緬懷館二樓的展品仿佛帶著歲月的溫度,訴說著往事。那雙陳列在展柜中央的布鞋,鞋面褶皺細密,鞋頭微微上翹,郫縣唐昌鞋廠的手作痕跡清晰可見。誰能想到,這雙看似普通的布鞋,曾丈量過田間地頭的泥土,也踏上過人民大會堂的臺階,見證過深圳特區藍圖的繪制,陪伴主人走過決定香港回歸命運的談判之路。一旁展柜里,擺放著鄧小平在北戴河海濱游泳的照片。他身姿矯健,雙臂有力劃動海水,濺起潔白浪花,專注神情盡顯對大海的熱愛。他鐘情于在自然水域游泳,直言 “不喜歡室內游泳池,在大自然中更有自由度和氣勢” 。不遠處,橋牌獎杯在光影中靜默,金屬表面泛著微光,仿佛在訴說那些與友人博弈、思維激烈碰撞的夜晚。這看似平常的休閑物件,與他在聯合國大會上從容闡述中國立場、在辦公室里擘畫 “三步走” 戰略的場景交織,勾勒出一位既有家國情懷又有生活情趣的偉人形象。每一件展品都在無聲地講述,讓我們看到一個走出歷史課本、鮮活立體的鄧小平,在平凡生活與非凡成就的反差中,感受那份震撼人心的偉大。
從陳列館走出來后,那句話還深深印刻在我們的心中,“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的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從緬懷館走出,《老鄉同庚》讓我們感受到他和藹可親的形象。這次參觀經歷仿佛穿越時空,親眼見證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新青年應當將以實際行動踐行使命,不僅要做故事的忠實傳播者,更要成為其創新發展的積極參與者,將紅色故事傳承好!傳播好!發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