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旅鑄魂”實踐團紅色研學之旅:傳承紅色基因,激發青春思政熱情
近日,湖北民族大學“赤旅鑄魂”革命老區紅色研學實踐團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激發青春思政熱情”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實踐團隊由湖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劉軒男任帶隊,6名學生組成,深入洪湖革命老區,以實地探訪、理論學習結合歷史調研的形式,追溯紅色記憶,感悟革命精神。
圖為實踐團合影 劉靜攝
7月1日,實踐團首先來到瞿家灣湘鄂革命老區。作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核心區域,這里保存著大量革命遺址。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隊員們參觀了湘鄂西省蘇維埃政府舊址,斑駁的墻壁、簡陋的生活用品,無不訴說著當年革命先輩們的艱苦歲月。隨后,實踐團來到烈士紀念碑前舉行祭奠儀式,在場的隊員肅立默哀,向革命先烈敬獻鮮花,表達深切緬懷之情。
圖為烈士陵園鞠躬 劉靜攝
7月2日,實踐團前往戴家場秋收暴動紀念碑和劉紹南紀念館。在戴家場,隊員們了解到1927年這里爆發的秋收暴動是洪湖地區最早的武裝起義之一,為后來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在劉紹南紀念館,通過參觀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和文物,隊員們深入了解了這位洪湖革命先驅的光輝事跡。
圖為紀念碑合影 劉靜攝
在采訪環節中,當地居民就瞿家灣湘鄂革命根據地歷史娓娓道來:“1927年,賀龍元帥帶著紅二軍團來到洪湖,我們瞿家灣就成了湘鄂西革命的心臟。”作為革命后代,他用濃重的鄉音還原了土地革命時期的烽火歲月——赤衛隊員如何在蘆葦蕩中與敵人周旋、婦女會怎樣為紅軍縫制“千層底”布鞋,兒童團又如何站崗放哨傳遞情報。
瞿家灣鎮人大代表張偉主席表示:“洪湖精神是新時代青年的精神燈塔,我們將繼續以紅色研學為載體,讓思政教育走出課堂,讓青年學子在行走中感悟信仰力量。”
圖為與鎮人大代表合影 顏璟攝
此次赴洪湖市瞿家灣、戴家場的實地研學,通過理論學習和參觀研學等方式,團隊成員深受觸動,不僅重溫了革命歷史,更加深了對理想的堅持和對信仰的熱愛。大家紛紛表示,將在思政實踐大課堂中更加堅定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決心,以實際行動投身青春奮斗的偉大實踐,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青春力量。(文:熊海霞/田清青 圖:劉靜/顏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