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廣普通話,推動鄉村向上、向善發展,2025年7月1日,河南城建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音正行遠,同音共行”實踐團隊帶著知識、熱情和創意走進鄉村,讓標準普通話在田間地頭生根發芽。
位于平頂山市魯山縣辛集鎮肖老莊村的一所小學,實踐團成員在此進行著“科學及生物實驗系列”,通過顯微觀察與知識講解,系統提升學生們普通話的應用能力,增加學生們的知識儲備,探索推普活動新道路。實踐團成員在教室中放置了數個顯微鏡,指導學生們進行植物細胞結構觀察,然后為他們講解細胞的結構,同步學習“葉綠體”“高爾基體”等專業名詞的標準發音,讓孩子們在學習普通話的同時,也能學習到科學知識。此外,實踐團成員們也為表現優秀的同學頒發了獎狀,鼓勵學生們使用普通話、說好普通話。

語言是種子,落在鄉土里,終會長成參天大樹,托舉起孩子們的未來。在此次推普活動中,實踐團隊創新性的融合生物科學探究與普通話推廣,具象化的科學認知有效促進了專業術語的準確習得,觀察描述環節更加強了描述性語言的邏輯組織能力。這一活動為推普工作提供新方案,為鄉村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