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背景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青年節對全國廣大青年寄語精神,進一步推動我校教師“三全育人”工作實效,引導和幫助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北華航天工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鄉”約正定·綠色振興鄉村振興促進團于2025年6月21日赴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開展為期四天的愛國主義教育社會實踐活動。
團隊成員由張晨陽、宋子烜、胡家琛、王建、姜禹竹、馬桐豪、郗夢雨、張伯楠、林子航、武尚元、李孟嬋、王攀臣、崔海青組成,丁歡歡老師擔任指導老師。
二、活動內容
1.助力農耕生產,體驗田間勞作
6月21日“鄉”約正定·綠色振興鄉村振興促進團來到了雕橋村開展調研走訪活動,在與村民的交談中,我們得知了雕橋村這些年發展迅速,村民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團隊成員深入玉米種植區,實地考察農田灌溉設施。村民大娘向隊員們介紹,近年來村里推廣滴灌技術,既節約了水資源,又提高了作物產量。然而,部分灌溉管道因長期使用出現老化、破損,影響了灌溉效率。了解情況后,團隊成員主動請纓,在村民的指導下學習滴灌管道的維修方法。大家分工協作,有的負責檢查管道漏點,有的幫忙修補裂縫。盡管烈日炎炎,汗水浸透了衣衫,但看到修復后的滴灌系統恢復暢通,玉米苗在充足的水源滋養下茁壯成長,隊員們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解碼振興樣本,汲取奮進力量
6月22日實踐團前往全國文明村、鄉村振興示范村——塔元莊村參觀學習。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團隊成員依次參觀了村委會文化長廊、村史館,觀看了村莊發展紀錄片,深入了解塔元莊從昔日貧困村蛻變為“小康明星村”的奮斗歷程。
走進塔元莊村委會,這座由省旅游協會頒發的“紅色教育基地”,就像一座時光寶盒,珍藏著塔元莊村的發展記憶。
長廊兩側,一張張珍貴的照片有序陳列,它們是歷史的見證者,展示著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塔元莊村的深切關懷與殷切期望。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視察塔元莊的場景,被詳盡地記錄其中,每一個畫面、每一個指示,都如同明亮的燈塔,照亮塔元莊村前行的道路,激勵著村民們不斷奮進。在這里,你能深刻感受到塔元莊村與總書記之間那份跨越時空的緊密聯系,以及黨對鄉村發展的高度重視。
來到智慧農業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人工光植物工廠,一排排整齊的植物在燈光的照耀下茁壯成長,讓人驚嘆于科技的神奇力量。再往前走,魚菜共生技術展示區里,魚兒在水中歡快游動,蔬菜在水面郁郁蔥蔥,實現了生態循環,綠色發展。還有氣霧栽培、南果北種區、康養樣板間、稻蝦共生和稻蟹共生、多肉種植園和昆蟲標本展示區、荷蘭吊栽、技術番茄種植區等多個特色區域,每一處都充滿著驚喜與新奇。在這里,能近距離接觸到現代農業科技,了解到農業生產的新方式、新理念,感受到鄉村振興的蓬勃動力。
3.守護非遺瑰寶,傳承傳統文化
6月23日實踐團來到塔元莊捷昵非遺展示館,開展非遺文化學習體驗活動。實踐團來到塔元莊捷昵非遺展示館,開展非遺文化學習體驗活動。館內陳列著剪紙、泥塑、布藝等傳統手工藝品,成員們紛紛拿起工具,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動手實踐,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4.,情暖鄉村夕陽,開展助老服務
6月23日下午,團隊前往正定縣恒山養老公寓,陪老人聊天做游戲,為老人測量血壓、講解夏季健康知識,并帶領老人做手指操鍛煉手部靈活度。活動中,團隊成員傾聽老人講述生活經歷,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
4.童心筑夢未來,科技點亮希望
6月24日實踐團走進正華大地幼兒園,開展"紅色傳承·科技筑夢"主題教育活動,通過創新形式為小朋友們帶來別開生面的成長課堂。在紅色教育環節,團隊成員精心設計了互動式教學方案。通過《那年那兔那些事》,將紅色故事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生動呈現。科技展示環節成為活動亮點。實踐團展示了自主研制的智能家寵"安瞳",其語音交互、音樂播放,撿垃圾等功能。并教導小朋友畫火箭的簡筆畫。
三、活動總結
四天的實踐短暫而充實,從田間地頭的汗水,到塔元莊的震撼,從非遺文化的傳承,到“一老一小”的溫暖互動,“鄉”約正定·綠色振興鄉村振興促進團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未來,團隊將繼續關注鄉村振興,探索更多“科技+農業”“文化+旅游”的創新模式,為美麗鄉村建設貢獻青春智慧!
文字:宋子烜
拍攝:“鄉”約正定·綠色振興全體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