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師范大學公共管理與社會學院“去哪兒調研”調研團隊前往江蘇省宜興市胡㳇鎮洑西村,圍繞鄉村旅游發展歷程、優勢、特征以及鄉村能人的作用等方面開展深入調研。這次調研旨在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實際建議,同時為學生的社會實踐積累寶貴經驗。
走進洑西村,探尋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洑西村位于宜興市胡㳇鎮,山水環繞,生態環境優越,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調研團隊到達洑西村后,首先與村委會干部進行了座談交流,了解村內旅游資源分布、游客接待情況、產業結構等基本信息。
村委會主任表示,洑西村近年來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注重保護自然生態資源的同時,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村內現有多個旅游項目,包括生態采摘園、田園民宿以及特色農產品銷售區等。然而,由于宣傳力度有限和配套設施不足,游客數量尚未達到預期規模。
挖掘洑西村鄉村旅游優勢 在調研過程中,團隊對洑西村的鄉村旅游發展優勢進行了系統梳理。團隊成員發現,洑西村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生態環境優美:洑西村背靠竹海,村內溪流蜿蜒、植被茂盛,擁有優越的自然資源,適合發展生態觀光游和休閑體驗游。文化底蘊深厚:作為江南地區的典型村落,洑西村保留了傳統民居和古老的鄉村風俗文化,為鄉村旅游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支撐。地理位置優越:洑西村距離宜興市區較近,交通便利,吸引了周邊城市的游客,具備區域性輻射能力。
村民參與積極性高:許多村民主動參與鄉村旅游項目建設,從事民宿運營、農產品銷售和游客接待等工作,展現了較高的創業熱情。
聚焦鄉村能人作用 洑西村的鄉村旅游發展離不開鄉村能人的帶動作用。在調研過程中,團隊采訪了幾位在鄉村旅游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鄉村能人。其中,經營“竹韻田園民宿”的王大姐是一位返鄉創業的典型代表。她從城市回到家鄉,將一座廢棄老宅改造成充滿田園風情的民宿,吸引了不少城市游客。據她介紹,鄉村旅游不僅為她帶來了收入,還增強了她對家鄉的認同感。此外,村內還涌現出一批積極推廣農產品的青年村民。他們通過直播平臺銷售洑西村的竹筍、蜂蜜等特色農產品,成功打造了“洑西出品”的品牌形象。這些鄉村能人的參與,不僅帶動了村民就業,也為鄉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過此次調研,江蘇師范大學公共管理與社會學院調研團隊不僅深入了解了洑西村鄉村旅游的發展現狀,也切實感受到了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的實踐成果。團隊成員紛紛表示,此次調研不僅讓他們學到了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更深刻認識到鄉村振興的重大意義。洑西村作為鄉村旅游發展的樣本,展現了在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間找到平衡的可能性。未來,調研團隊希望繼續關注洑西村的發展動態,為其鄉村旅游建設提供更多可行性建議,并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事業。
此次調研活動也充分體現了江蘇師范大學致力于服務地方發展的社會責任感,進一步推動了校地合作的深度融合。團隊希望以洑西村為起點,為更多鄉村提供發展支持,為新時代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