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復興,鄉村必振興。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一群大學生志愿者踏上了前往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的實踐之旅。他們帶著對鄉村發展的熱忱和對知識的渴望,深入南康,實地考察當地的特色產業,以期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共同繪就鄉村振興時代畫卷。
由西南大學、西安工業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東北電力大學、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九江理工職業學院、江西生物科技職業學院、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的十名學子組成“鄉村振興,尋夢南康”志愿服務隊,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他們不畏酷暑,為鄉村留守兒童和殘疾老人送去溫暖,考察鄉村振興產業,領略紅色文化,書寫青春奮斗新篇章。
產業賦能,繪就富足圖景。產業興則百業興。發展農村特色產業是推動鄉村振興、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徑。志愿服務隊實地考察了布谷寨體育公園暨國家航空飛行營地和臍橙園,了解到洋江村通過科學種植管理技術和品牌建設,以及電商平臺推廣,有效提升了臍橙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為村民增收開辟新途徑。布谷寨體育公園暨國家航空飛行營地作為旅游和體育結合的振興項目,吸引了眾多游客,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人才駐基,繪就人才圖景。志愿服務隊前往太窩村和洋江村的童心港灣,為留守兒童提供了溫馨家園。志愿者們教授孩子們唱歌、折紙、游戲和科普安全知識,帶去溫暖和關懷。孩子們的活潑笑容和純樸天真,讓志愿者們深刻感受到志愿服務的意義。
志愿服務隊來到龔爺爺家中,幫助打掃衛生、喂雞、搬花,并陪伴老人聊天。龔爺爺的樂觀和對生活的熱愛,以及他對志愿者們的感謝,讓每一位隊員都深感新時代青年履行義務的重要性。
文化鑄魂,繪就祥和圖景。志愿服務隊前往南康區旭山嶺的革命烈士陵園,參觀南康革命烈士紀念碑、陳贊賢紀念館和陳贊賢烈士墓,緬懷革命先烈,領略革命文化。志愿者們在陳贊賢紀念館了解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愛國精神,這種精神將被永遠傳承下去。
生態強根,繪就山水圖景。志愿者們深入蓉江河畔,開展“河小青”環保志愿活動,調研南康區綠色發展樣板,并親身體驗河流保護工作。在這項活動中,志愿者們手持垃圾袋和工具,沿著河岸清理垃圾,美化環境,提升當地居民對水資源保護的意識。南康區正聚焦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推進碳達峰“十大行動”,在全省設區市中率先發布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構建城鄉建設領域綠色發展新格局。南康區國有林場也在積極推進綠色發展示范建設,目標是到2025年森林經營面積和森林蓄積量均有所增長,將南康區生態公益林場建設為綠色發展示范國有林場。
組織保障,繪就新藍圖。實踐隊還參觀了南康區鄉村振興局(南康區數字鄉村體驗中心),深入了解南康區如何實現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通過實地調研和志愿服務,體驗了五彩浮石背后的鄉村振興如火如荼,特別是通過古詩中的“橘”和“茶”,體驗了南康區的特色產業視角。
志愿服務,踐行理論。“鄉村振興,尋夢南康”志愿服務隊不僅為南康區的鄉村振興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也展現了他們對留守兒童和殘疾老人的深切關愛。他們的故事,是對鄉村振興和紅色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傳承,也是新時代青年積極投身國家發展、勇于擔當的生動寫照。這支志愿服務隊的努力和奉獻,為南康區的鄉村振興畫卷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也為社會傳遞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