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煤炭歷史,領略能源之美
探索煤炭歷史,領略能源之美
為深入學習和領會并宣傳右玉精神。山西大同大學計算機與網絡工程學院社會實踐隊于6月29日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岡區展開了“三下鄉”的暑期實踐活動。該活動旨在讓同學培養實踐團隊成員的綜合素質,助力地方高質量發展,加強對愛國主義的理解。
當天上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了大同煤炭博物館,大同煤炭博物館,作為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的標志性建筑,不僅是一座集科學性、知識性、觀賞性和趣味性于一體的大型地質礦山博物館,更是了解中國煤炭產業發展歷程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跟隨著講解員的講解我們了解到博物館的展示內容豐富多彩,圍繞“煤礦、地質、資源、人類、和諧”的展示主線,設有煤的形成、煤的開采、煤的利用、煤的文化等多個展區。通過這些展區,游客可以縱覽地質演化的軌跡,領略煤炭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煤炭工業的波瀾壯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煤精”,是我國井下礦工開采的體積最大、發熱量最高的一塊大煤,極具觀賞和研究價值。
講解員說大同煤炭博物館不僅注重科學性和知識性,還非常注重趣味性和互動性。在參觀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各種設備和模型,如四維動感影廳等,穿越時空隧道,立體感受侏羅紀生存環境,親身體驗風雨雷電與地殼運動等自然現象。講解員又介紹給我們許多與大同當地風俗相關的模型如銅火鍋,旺火。據說女媧補天的時候也用過煤。
跟隨講解員的腳步,我們看到了在抗日戰爭中的大同煤礦以及煤礦工人們的經歷,看到日軍殘害我們的先烈和掠奪我們的資源,每個人的情緒都很憤怒,每個人都靜靜的參觀著,博物館內展出了大量與日軍入侵大同煤礦相關的歷史文物和資料,如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使用的測量儀、發行的《世界畫報》等。這些文物和資料不僅反映了日軍在大同煤礦的掠奪行為,還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為實現“以戰養戰”的罪惡目的,對大同煤礦進行了瘋狂掠奪和野蠻開采的歷史事實。
其次,博物館還通過圖片、影像等多媒體手段,展示了日軍在大同煤礦推行“以人換煤”的血腥政策,對勞工進行殘酷剝削和虐待的罪行。這些證據包括身上有鞭痕且殘缺不全的尸骨、被電線捆縛豎埋的尸骨、滿載殘骨碎塊的骨灰箱等,這些駭人聽聞的展品是對日軍侵華罪行的有力控訴。
當講解員帶我們參觀完博物館之后,我們不僅對煤炭產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強了對愛國主義的理解。我們在入黨宣言前莊嚴宣誓并在離開時合照留念。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平臺,可以讓大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農村、了解農民,親身感受農村的發展和變化,從而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激發大學生們為農村發展貢獻力量的積極性。并且對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有助于提高我們的實踐能力、拓寬知識視野,還有助于培養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山西大同大學韓毅 來源:暑期三下鄉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探索煤炭歷史,領略能源之美
- 為了深入了解煤炭產業的發展歷程、科學技術以及其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的重要影響。山西大同大學計算機與網絡工程學院開展了參觀大同煤炭博
- 11-14
- 三下鄉暑期實踐——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 2024年8月18日,南京財經大學會計學院黨史學習實踐隊成員在隊長何雨軒的帶領下在江蘇省南京市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