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聯動探新機:走訪慧創集團共話合作——湖南師大體育學院“領夢者·弘帆”暑期社會實踐團話合作
(通訊員 馬赫陽 張珺楠 邵一樂)2025年7月9日,湖南師大體育學院“領夢者·弘帆”暑期社會實踐團一行奔赴慧創集團,開啟了一場以“公益聯動、人才共育、崗位拓展”為主題的交流活動。此次走訪旨在搭建校企合作新平臺,探索體育教育資源與企業需求的融合路徑,為后續深度合作奠定基礎。
座談會上共商合作方向
實踐團抵達慧創集團后,首先受到了行政中心人力資源經理李昌銀及行政中心副總經理鄧凌云的熱情接待。在座談會上,體育學院實踐團指導老師伍艾詳細介紹了本次走訪的目的:希望依托體育教育專業的人才優勢,與慧創集團攜手開展暑期公益項目,包括留守兒童托管培訓、越野拓展及企業團建活動等,既為貧困留守兒童提供幫助,也為體育專業學生搭建實踐平臺,同時發揮體育人才在團隊破冰與社交方面的獨特能力。
“體育專業學生不僅擅長運動教學,更在團隊破冰、心理疏導等方面獨具優勢。”行政中心副總經理鄧凌云舉例說明,留守兒童常因親情缺失導致社交能力薄弱,體育生可通過趣味運動會、團隊游戲等形式幫他們建立自信;而企業團建中,體育人的組織策劃能力能有效激活團隊活力,這與慧創集團重視團隊建設的理念相契合。
鄧女士認真聽取提議后表示,該項目兼具公益價值與實踐意義。“我們總裁每年投入超百萬元用于公益事業,尤其關注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她介紹,集團自2013年成立黨支部以來,持續通過獎學金、點對點幫扶等方式助力教育,此次合作若能落地,將成為企業公益模式的創新嘗試。
合作框架初現亮點
針對實踐團提出的暑期管培計劃,雙方展開細致探討。據了解,該計劃將分為三個板塊:一是留守兒童托管培訓,體育專業學生將擔任“暑期班主任”,為貧困留守兒童提供體育課程及心理健康引導,幫助孩子們度過一個充實有意義的假期;二是越野拓展活動,結合慧創集團的場地資源,設計適合兒童與企業員工共同參與的戶外挑戰項目,在運動中培養堅韌品格;三是企業團建服務,體育專業學生運用專業知識,為慧創集團定制團建方案,通過趣味運動會、團隊挑戰賽等形式,提升員工協作能力。
鄧女士坦言,雖然未當場敲定合作意向,但已將該項目列為重點考察對象。“這是一次多方共贏的機遇,既響應了公益號召,也為企業注入活力。”她強調,集團將在會后研究具體實施方案,有望在近期給出明確答復。實踐團則表示,已組建專項籌備組,隨時準備啟動前期調研工作。
實地參觀感受企業活力
座談會后,在鄧女士的帶領下,實踐團參觀了慧創集團的磁器件加工廠。車間內,自動化生產線有序運轉,機械臂精準地完成磁器件加工、組裝等工序。負責人介紹,集團近年來從人工作業向自動化生產轉型,部分設備的生產效率相當于200名員工,極大提升了產能與精度。實踐團成員對現代化生產流程表現出濃厚興趣,不時與技術人員交流,了解磁器件在手機、服務器、汽車等領域的應用,深刻感受到高新技術企業的科研實力與發展活力。
參觀過程中,鄧女士還向實踐團介紹了慧創集團的管理模式與企業文化。作為一家擁有國家高新科技企業、湖南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稱號的公司,慧創采用扁平化管理架構,確保指令高效傳達;同時注重員工成長,將學習時間與薪資提升掛鉤,每月開展團隊建設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這些理念與湖南師范大學“勤勉嚴謹、求實創新”的校訓不謀而合,為雙方深化合作奠定了理念基礎。
未來展望
實踐團指導老師伍艾在總結時表示,此次走訪讓雙方找到了公益與發展的結合點。“即使合作暫未敲定,這種探索本身已極具價值。”慧創集團人事主管也表示,將盡快推進項目評估工作,期待以公益為紐帶,實現校企資源的優勢互補。
此次交流雖未達成最終合作,但為雙方打開了跨界合作的思路。業內人士認為,若項目落地,將成為“體育+公益+企業”融合的典型案例,為高校人才實踐與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提供新范式。
作者:馬赫陽 張珺楠 邵一樂 來源:自行撰寫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