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彩宜 陳麗珊 陳子云 薛林霞)為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7月7日至9日,廣東科技學院“藝術家駐村”突擊隊在東莞市石排鎮赤坎村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藝術文化教育活動,包括“時光膠囊”、美術繪畫、非遺漆扇制作、超輕粘土手工課等,旨在通過藝術賦能鄉村教育,激發青少年的創造力與審美力,助力他們全面成長。
非遺:指尖傳承技藝,扇面繪出匠心 非遺漆扇制作課程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隊員們通過講解與示范,向青少年介紹漆扇的歷史淵源與制作工藝。孩子們在親手完成上漆、裝飾等工序的過程中,感受到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每一把漆扇的誕生,都是他們耐心與創意的結晶,也讓他們在實踐中增強了文化認同感與非遺傳承責任感。
(圖為非遺漆扇課授課照片)
超輕粘土:捏出夢想世界,激發無限想象 在“創意無限”超輕粘土手工課上,隊員們通過趣味提問與技巧示范,激發青少年的創作熱情。孩子們分組合作,圍繞動植物主題進行造型創作,在交流與協作中完成一件件充滿童趣的作品。作品展上,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的粘土作品令人眼前一亮,展現了青少年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圖為超輕粘土課程上小朋友展示作品照片)
醒獅課程:舞動少年風采,傳承非遺文化 在“非遺醒獅”課堂上,隊員們通過生動的講解與動作示范,向青少年詳細介紹醒獅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及基本動作要領。青少年在隊員的指導下分組練習醒獅的基本步伐、鼓點節奏及配合技巧。此次醒獅課程不僅讓青少年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也增強了他們的團隊協作意識與文化傳承責任感,展現出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的熱忱。
(圖為醒獅課程上青少年練習照片)
活動總結:藝術潤心,成長啟航 此次“藝術家駐村”突擊隊系列活動,以藝術為媒介,以教育為目標,為赤坎村青少年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成長盛宴。時光膠囊承載夢想,繪畫課程描繪色彩,非遺漆扇與醒獅傳承文化,超輕粘土激發創意。每一場活動都是一次美的探索,一次心靈的觸動。廣東科技學院“藝術家駐村”突擊隊將繼續以青春之力,深耕鄉村教育,陪伴青少年在藝術的世界中自由成長,綻放屬于他們的獨特光芒。


(圖為大合照和非遺漆扇課程上小朋友展示作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