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紙承古韻,鄉煥新顏。2025年7月10日,湖南工商大學會計學院“瀏韻非遺隊”在了解本村古法造紙非遺文化的基礎上,前往古法造紙工作間與古法造紙傳承人進行了深刻交流。
據傳承人黃建洪所說,過去未開發的道官沖村是個空心村,只剩老人留守。而非遺手工造紙吸引了游客們前來旅游、研學,讓村子的面貌煥然一新。非遺古法造紙既讓村子重獲生機,也讓這項傳統技藝被更多人知曉,吸引了更多青春力量助力傳統造紙手藝發展。
古法手工造紙作為一項傳統非遺手藝,在產量、質量上都難以與機械工業品競爭。當前,道官沖村的古法手工紙面臨銷量問題,難以長期延續。黃建洪表示,古法造紙非遺傳承的希望,藏在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中,希望有更多青年群體關注傳統非遺技藝,讓老手藝在當代生活中找到新坐標。
在鄉村振興中,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起到了重要作用。非遺文化不僅是鄉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激發鄉村生產動力的重要資源。然而,單靠村民自身的力量是難以將非遺文化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采訪中提到,很多回鄉創業的村民原本是農民和在外打工,靠著多年積蓄回鄉發展民宿和小型產業,經驗不足、資金有限等問題都難以推動非遺大規模的發展。
因此,要實現非遺和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政府的支持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資金、政策、平臺的扶持,都是推動非遺產業化,助力鄉村發展的必要條件。政府、村民和社會力量形成合力,才會讓非遺真正“活”起來,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在此次采訪中,瀏韻非遺隊的隊員們更深入地了解到這一項技藝的獨特魅力和重要價值,這不僅讓隊員們深刻感受了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還堅定了他們弘揚這份寶貴文化遺產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