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學子開展“血液知識進社區”三下鄉實踐活動
7月9日上午,武漢理工大學“熱血啟智”三下鄉實踐隊走進武漢市洪山區中央花園社區,為50余名小朋友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血型探秘”科普課程。通過互動游戲、趣味實驗和知識問答,實踐隊員用生動活潑的方式為孩子們揭開血液與血型的神秘面紗,讓科學知識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扎根心底。
“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嗎?血液在我們身體里像小火車一樣,每天都在運送營養呢!”實踐隊隊員孫鎮宇以趣味提問開場,瞬間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課堂上,隊員們通過動畫短片展示血液的組成,用彩色橡皮泥模擬紅細胞、白細胞的形態,讓抽象的醫學知識變得可視可觸。
在“血型配對”互動環節,實踐隊員將孩子們分成四組,分別代表A型、B型、AB型和O型血,通過“找朋友”游戲演示不同血型的輸血規則。“O型血的小伙伴可以給所有血型輸血,就像社區里熱心助人的志愿者!”隊員宋靜怡的比喻讓孩子們恍然大悟,現場不時響起陣陣掌聲。
課程尾聲,實踐隊發放了精心設計的知識問卷,涵蓋血型分類、血液功能等基礎內容。統計結果顯示,孩子們的平均正確率從課前的32%提升至89%,不少小朋友還在問卷背面畫上了“愛心血液”主題漫畫。“我知道了獻血要年滿18歲,等我長大了也要去幫助別人!”9歲的王梓涵舉著自己的問卷驕傲地說。
中央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對實踐活動給予高度評價:“大學生們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普及科學知識,既滿足了孩子們的好奇心,也播下了關愛他人的種子,這樣的實踐活動很有意義。”



武漢理工大學帶隊老師程磊表示,此次活動是學校“三下鄉”社會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團隊后續將整理課程資料,聯合社區開展系列健康科普活動,讓知識傳遞更有溫度。實踐隊員們也紛紛表示,看到孩子們收獲知識的笑容,更加體會到青年學子的社會責任,未來將繼續用專業所長服務社會,讓青春在實踐中綻放光彩。